說到廚房收納,很多人認為吊櫃是必選項。但也會陷入一個誤區:為了增加收納,不管什麽樣的戶型都裝吊櫃,結果讓廚房變得壓抑擁擠。有次參觀鄰居家的廚房,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廚房裝修可以不用吊櫃,也能做到既美觀又實用!
為什麽吊櫃收納雞肋?總結一下大概有這幾處:
1、 身高問題
安裝吊櫃時都會讓它緊貼天花板,盡可能擴大吊櫃面積,同時兼顧廚房整體的布局美感。而且,為了保證吊櫃和操作台面之間有合適的操作空間,通常會把它們之間的距離設定在80厘米左右。
從設計角度上看,這樣的安排似乎非常合理。但現實是給身高不夠的人帶來極大的困擾。常常得借助凳子、梯子等工具才能勉強夠到。每次拿取東西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很多網友吐槽:我早就忘了高處的吊櫃裏放了啥,那櫃門都好久沒開啟過了。可見, 吊櫃對於小個子人群來說,實在是有些「不友好」。
2、增加家務量
廚房是油汙很重的區域,而且吊櫃位置高,清潔起來也很麻煩。每次打掃廚房,都要費勁地擦拭吊櫃的表面和內部,這無疑額外增添了不少家務負擔,也讓居住的舒適度大打折扣。
3、增加擁擠性
安裝吊櫃,必然會占用墻面的一部份空間。對於面積本來就不大,尤其是不足5平方米的小廚房來說,這簡直就是「雪上加霜」,廚房會顯得更加狹窄擁擠。而且,吊櫃的存在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室內的采光效果。
4、有承重隱患
吊櫃采用的是懸掛式安裝,這就意味著它必須具備一定的承重能力。然而,在實際使用中,如果放置在吊櫃裏的物品超出了它的承載範圍,或者安裝過程中工人操作不當,那麽吊櫃掉落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有不少網友就遭遇了廚房吊櫃意外脫落的驚險一幕。幸運的是,當時廚房裏沒有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基於這些原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審視吊櫃存在的價值。
不做吊櫃,堅持大空間
網友@Gu.: 之前一套房子的廚房吊櫃利用率並不高,東西放的高拿起來也不方便。所以現在有了大廚房果斷不做頂櫃,取而代之用了原木隔板,陳列放置一些常用的物品,美觀又實用。
廚房裏的日常收納主要靠地櫃,一些電器也做成嵌入式設計。所以即使沒吊櫃,一點也不影響日常使用。
關於櫥櫃的色調選擇:因為廚房伴在家的北面,如果用暗調櫥櫃,會顯得壓抑,於是堅持用不耐臟的鮮奶油色櫥櫃,再搭配白墻與白色小條磚,整個色調看起來就明亮溫馨多了。
做了吊櫃也要拆掉它
還有些人,裝修時明明裝了吊櫃,入住後發現並不實用,於是就拆了它。
網友@阿咚阿吶家的廚房就是這樣,它的改造步驟如下:
先拆除吊櫃:因為入住後真的很壓縮空間,還沒層次感;
量尺寸購買和安裝置物木板層架;
購買鉤勾,鋁制支架懸掛廚具;
其它細節裝飾:如壁燈、木質插座等。裝好效果真的很驚艷。
一半層板一半吊櫃
網友@湯湯的家是這麽來設計的,做了一半層板,一半吊櫃。她說層板上面放很常用調味品,一目了然;吊櫃裏就裝次常用的東西,關鍵還把油煙機身子擋起來。
顏色是白與原木的撞色設計,簡潔溫馨,多久都不會過時。
不裝吊櫃不要層板
這位網友家,一邊不裝吊櫃不要層板,在對面設計了一組高櫃代替,所以這個廚房收納能力是一點沒落下。
雖然沒有吊櫃但廚房通透了許多,還治好了懶惰癥。以前油煙機一年都不會擦一次,現在兩天一小擦五天一大擦。入住快兩年了,依然幹凈整潔,一點不後悔當初的選擇。
沒有吊櫃的廚房,引萬人圍觀
網友@孫小糖的廚房沒有吊櫃,發到網上引萬人圍觀。有人說很好看,也有人覺得沒有上吊櫃的櫥櫃收納不夠。
但其實她自己最清楚,地櫃完全夠她用。而且地櫃為了多出一點收納空間,做了92高,大部份東西都可收納進去,像平時洗碗、鍋具就靠洗碗機。裝修只要把布局收納整好了也可以用的很舒心,保持幹凈整潔。
看完上面你是不是也心動了呢?其實,無吊櫃廚房的設計並不復雜,但要掌握以下幾個要點:
1、合理規劃收納空間
無吊櫃設計意味著需要更加註重地櫃、高櫃和墻面收納的規劃,一定要重點設計,將需要收納的物品歸類好,將地櫃尺寸拿捏精準;
2、選擇合適的材質和顏色
無吊櫃廚房的視覺效果更加開放,因此整體材質和顏色的選擇尤為重要。建議選擇淺色系的櫃體和台面,可以讓廚房顯得更加寬敞明亮。
3、燈光設計要到位
無吊櫃廚房的照明主要依靠吊燈和櫥櫃燈。建議在操作台上方安裝燈帶或筒燈,確保切菜、炒菜時光線充足。
4、動線規劃要合理
廚房的動線設計直接影響到使用體驗。無吊櫃廚房的動線應該遵循「取-洗-切-炒-盛」的順序,確保操作流暢不擁擠。同時,電器和水槽的位置也要提前規劃好,避免後期使用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