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報記者 蘇雁 本報通訊員 董素印

日前,在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大會上,江蘇省射陽縣行政審批局被授予「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
八證聯辦、跨省通辦、拿地即開工、交房即發證……近年來,江蘇省射陽縣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牢牢扣住服務便民、政策惠企、創新升級三大戰略任務,走出了一條以提高品質、最佳化速度為重點的內涵式發展道路,把壓在群眾心頭大堆的「煩心石」一塊一塊地「搬走」。
為群眾「解難」,把視窗搬到家門口
只跑一趟路、只排一次隊、只在一個視窗,不出20分鐘,一張商品房不動產證和與之配套的水、電、網8本證書便拿到手了。「真是神速!」在射陽縣市民中心不動產證辦理視窗,居民林玉強看著手裏的證書贊不絕口。他告訴記者,過去辦不動產證的時候,需要跑房地產登記中心、銀行、稅務局、供電局等好幾個地方,辦結少說也得半個月左右。
「不動產登記涉及多個部門,手續較為復雜。」射陽縣行政審批局黨委委員、縣行政服務中心主任陳蘇洪介紹,近年來,為了最大程度方便市民,射陽縣將不動產登記與稅務、水、電等辦理整合起來,透過多部門聯動,實作一窗辦理、一次辦全。
「一窗辦」是江蘇省射陽縣行政審批局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的生動體現。近年來,射陽縣統籌全縣44個部門,將1596個政務服務事項和163個公共服務事項集中辦理,全面推行「一門、一站、一窗、一網」服務,讓老百姓辦事從「多地跑」變成「專窗跑」,真正實作了「進一扇門辦所有事」。數據顯示,自改革以來,射陽縣各項公共服務辦理時間平均縮短了60%以上。
為最大程度惠民便民,射陽縣還陸續推出「人社通」「老年卡」等服務,並將所有人社事項下放到鎮村,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辦完事、辦全證。「以前辦理養老金要一大早去縣裏排隊,現在不出村,就能把養老金業務辦好。」在射陽縣興橋鎮的村黨群服務中心,剛辦理完養老金手續的孫大爺興高采烈地表示,「人社通」專窗服務對他們太方便了。
如今,射陽已實作人社、醫保、糧食收購備案等280多個事項縣鎮村三級通辦、就近能辦、全程網辦,極大提升了便民度。
替企業「松綁」,從「大掌櫃」變身「店小二」
為最佳化營商環境,全力破解產業計畫審批環節多、流程長、落地難、落地慢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射陽推行工程建設計畫「拿地即開工」審批服務模式改革。
金拓建材有限公司是射陽實行「拿地即開工」的首批獲益企業之一。「以前從拿到土地到所有手續辦下來至少需要三四個月。」企業負責人鄧春說,如今企業工期整整提前了兩個多月。
「拿地即開工」的背後,離不開射陽縣各個部門間的合作。「啟用市場活力,就要給企業‘松綁’,簡化流程、縮短時限,方便企業集中精力籌劃和發展。」射陽縣行政審批局局長陳健介紹。為此,射陽縣行政審批局會同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住建局、環保局等視窗成立服務專班,推進建設用地審批和城鄉規劃授權多審合一,將計畫的串聯審批改為並聯審批,最大限度地簡化流程。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射陽全縣共辦理計畫備案、核準、審批近700個,為48個計畫解決用地、規劃、辦證等32個難題,計畫平均建設工期縮短了70個工作日。
為更好地當好「店小二」,射陽縣行政審批局還創新推出「紅色管家」服務,對全縣15個鎮區40個重大重點計畫實行從立項到不動產證辦理全流程跟蹤服務,為每個計畫量身客製「一張流程圖,一個進度表,一套報審清單」,提供個人化、精準化問題指導方案,讓企業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謀劃發展。
給平台「升級」,打破數據孤島
20多項「一件事一次辦」,能在一個視窗內快速辦結群眾和企業送出的事項,這都得益於射陽縣行政審批局視窗服務人員經授權後,就可以直接從大數據資訊平台上調取各方的共享資訊,審批效率大幅提升。
「過去之所以出現百姓辦事跑路多的情況,一方面是由於職能部門角色轉換不到位,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數據壁壘造成的資訊不共享。打破資訊孤島是提高審批效率的重要一環。」射陽縣行政審批局副局長周麗利說。
「家裏暖氣管道滲水,我撥打了12345,20分鐘不到就有師傅上門幫我修好了。」「小區的路燈壞了,跟12345聯系後,沒過多久燈就亮了起來。」……12345是射陽百姓一條離不開的熱線,透過電話、簡訊、市長信箱、微博、微信、手機App等方式24小時受理市民訴求,成了百姓處理各種難題的有效途徑。
今年以來,透過數據共享,射陽12345平台共受理各類民生服務、涉企訴求27383件,及時辦理率為100%,群眾滿意率99.86%。射陽梳理上線人社業務205項、跨部門業務55項,建成覆蓋全縣所有村居的「人社通」資訊平台和村級服務大廳「15分鐘」服務圈,平台業務辦理總量達16.22萬筆,其中村級辦理量占70%,好評率100%。
(本報記者 蘇雁 本報通訊員 董素印)
來源 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