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歸來,滿滿一車豆橛子。一日三餐,早點豆橛子、午飯豆橛子,晚餐還是豆橛子……
近一段時間以來,隨著網路傳播,山東人愛吃豆橛子的「熱梗」不脛而走,並頻頻登上熱搜。連一些平素「高冷」的主流央媒都忍不住親自下場,探討山東豆橛子為啥存在感這麽強?!
仔細說來,山東人愛吃豆橛子不假,但原因卻不止簡單的一句「愛吃」和「吃不完」,而是還有著比較復雜的歷史原因。
首先,豆橛子的確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所謂「豆橛子」,就是長豆角,又叫豇豆,因山東方言裏豆角的發音接近於「豆橛子」而得名。據說,它也是「舶來品」,但在中國已有上千年的栽培歷史。
在筆者老家魯中山區,它還有另一個名字「豆莢子」。需要一提的是,聞名遐邇的「豆橛子」和筆者家鄉的「豆莢子」在外部形態和生活習性上有所差異。我們老家那邊的「豆莢子」主要種植在田間地頭,在地上匍匐生長,靠天吃飯,而「豆橛子」相對而言則「嬌氣」得很,主要栽種在菜園裏,還需要不時除草施肥澆水。
不過,無論是豆橛子還是豆莢子都喜溫熱,因而在高溫多雨的夏天往往瘋狂生長,一茬接一茬,好不誇張地說,真的是「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畢竟是辛苦種出來的東西,不忍白白爛掉或者扔掉,於是高溫多雨的夏天,豆橛子便成了「家常便飯」。
老話說得好,吃飽了蜜不甜。豆橛子再好吃,也架不住天天「造」。天長日久,豆橛子的主產地「山河四省」的人,對豆橛子的「恐懼」深入骨髓,據說已有網友提議山河四省簽訂【互不贈送豆橛子條約】。
不知道別人簽不簽,筆者絕對是第一個熱烈響應,因為我家冰箱裏的豆橛子都快長毛了!誰白送我都會跟誰急。
其次,豆橛子食用花樣多!
山東人愛吃豆橛子,除了飲食習慣使然,還在於豆橛子的確有可取之處。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稱贊說:「此豆可菜、可果、可谷,備用最好,乃豆中之上品。」
耿直的山東人更是把豆橛子的優點發揮到了極致。除了幹炒、油炸、涼拌、水煮、油燜……豆橛子組合更是層出不窮,花樣百出。熱湯面、涼拌面、旗花面、餛飩、蒸包、水餃……豆橛子都能「領銜主演」,不遑多讓。實在派不上用場的就熱水猛煮,晾曬幹燥後束之高閣,單等青黃不接之時,再用熱水泡開,或炒或拌「打牙祭」。
最後,豆橛子成名在大棚前!
眾所周知,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大棚蔬菜才得到快速發展,並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在大棚蔬菜「濫觴」前,尤其是一到冬季,吃過季蔬菜簡直是一種奢望。時至今日,筆者還記得一篇科普文章,手把手地教人們如何把玻璃瓶子消毒後,裝入切碎的西紅柿,再抽成真空保存,單等冬天來吃。
那時候,一年中,人們真正享有「蔬菜自由」的時間,主要集中在春末秋初。在這一時期,山東出產的代表性蔬菜不外乎黃瓜、芹菜、蘿蔔、馬鈴薯、西紅柿、茄子、豆角、辣椒等,遠不像現在這樣品種豐富、蔚為大觀,別說天天吃了,認都認不全,數都數不完。
而這其中,真正一茬接一茬,源源不斷供應餐桌的,非豆橛子莫屬。也就是說,豆橛子之所以讓山東人又愛又恨,實在是人家豆橛子一代代「忠誠擔當」的結果,絕非「浪得虛名」。
古人說得好,「茍富貴,無相忘」。所以,山東的網友們聽好了,雖說現在咱們日子好了,可吃的蔬菜多了,但絕對不能忘了一路相伴的「豆橛子」。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記者 武宗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