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頭條的各位友友們,我是陳非晚!
致力於給大家網羅各種話題,多樣討論分享。看一看,想一想,聊一聊,新談資。
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可以點贊、留言加關註喲!
文|陳非晚
編輯丨陳非晚
有網友提問:
為什麽中國人的早飯,幾乎不喝飲料/果汁?
在中國悠久的飲食文化中,早餐作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承載著喚醒味蕾、補充能量的重任。
與許多西方國家早餐習慣中常見的果汁、咖啡或茶類飲料相伴不同,中國人早餐桌上鮮少見到純粹的飲料或果汁作為主角。
自古以來,中國早餐講究「熱食」與「營養均衡」。傳統的中式早餐,如豆漿油條、粥品小菜、包子饅頭等,都是溫熱且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維生素的食物。
這些食物不僅能快速為身體提供能量,還符合中醫「溫補」的理念,認為早晨食用溫熱食物有助於調理脾胃,促進身體機能的蘇醒。相比之下,冷飲或果汁在中醫看來可能過於寒涼,不利於早晨的陽氣生發。
……
此話題也是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評論區留言紛紛,趣味十足,字字珠璣!
寫得讓人好像見到了西北,南方人雖然沒咋見過這些,但寫得真好,完全可以想像出來。
自己感覺西方對某些餐飲附加的高檔奢華這類概念,就是懂得行銷。實際食物並非一定配得上那樣的價格
會做生意就是重要啊 有時就是感覺中國有些餐飲吹的不夠牛。
吃過最難吃的舔到齁的就是馬卡隆
真不知道那幫老外,這麽好看的東西居然這麽難吃。
還有,老美的肥胖率也很恐怖,而且份量很大。國內的大胖子在歐美那邊只能算小胖。
歐洲和北美氣候不行,不像中國有大片的副熱帶地區,一年到頭都盛產各種水果。
另外,說西式早餐貴,中國人窮吃不起的,說實話,去喝個早茶也不便宜,本廣東人還就愛這一口,豆漿油條蒸餃腸粉燒麥蝦餃蒸鳳爪蒸排骨,想到就流口水了。
我仿佛是聽到了【舌尖上的中國】的的現場解說。太身臨其境了。
去過雲南鎮雄,那裏的羊肉米粉裏就加薄荷,每份米粉都是用砂鍋放爐子上單獨煮。剛開始吃不習慣,後來就每天早上都吃,不一樣的風味啊!
中國人少吃點精細碳水比啥不強。以前我小時候早餐吃面條都是大部份掛面搭點剩菜,現在註意點,用蕎麥面一小把就夠了,放兩個雞蛋、燙幾片豬肝或者肉絲,臥倆雞蛋。不是中國餐點健康不健康,而是窮的時候只能拼命塞碳水脂肪,有錢了以後要註重調整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慢慢向地中海飲食的結構靠攏。
外國友人光吃一遍中國的早餐估計都需要115個免簽期。
全世界能做到為子女操心勞力全心全意付出的,也就中國家長了。
之前看過一張照片,在國外的一家超市賣的盒飯(拍攝者稱之為白人餐)裏,小熊糖算作一道菜擺在盒飯裏。
中國人早上,甚至全天,1更願意吃熱食。果汁確實沒市場。各地早餐的品類幾乎都是熱食為主,無論幹食還是湯食。
有條件的話,早餐喝牛奶是一種很不錯的選擇,或者多吃一點肉,總之要有蛋白質啊
達到頓頓有肉的家庭很少很少的,你要是說雞肉還可能,豬肉都很難達到每天吃的地步不要說頓頓吃了,牛肉就更不敢想!
中國的飲食文化歷來強調「食飲有節」。這種觀念深深植根於中國人的生活中,早餐作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
它不僅要提供豐富的營養,還要能夠溫暖脾胃,為新的一天提供充足的能量。因此,粥成為了早餐的常見選擇。粥的軟糯易消化特性,正符合了中醫「晨起食粥,養胃生津」的養生理念。相比之下,飲料或果汁雖然可以解渴,但對於清晨尚未完全蘇醒的脾胃來說,可能過於寒涼,不利於健康。
盡管現代生活中西方飲食文化逐漸滲透,但中國人對於早餐的選擇依然保持著高度的健康意識。
豆漿、豆腐腦等豆制品,因其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且易於消化吸收,成為了早餐的理想選擇。
另外一個,早餐習慣還與地域特色、家庭傳統緊密相關。中國人的早餐習慣是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的,承載了幾代人的記憶與情感。
在北方,小米粥搭配鹹菜或油條是常見的早餐;而在南方,則有皮蛋瘦肉粥或糯米團等特色早餐。這些早餐搭配不僅滿足了味蕾的享受,也延續了家庭的傳統習慣。
對此,您有什麽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