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大福建的6種特色小吃,「老鼠幹」是什麽鬼?

2024-10-01美食

福建是個很特別的地方,有好多方言,民風也多種多樣。在福建,有時候翻過一座山,語言和風俗就不一樣了,這樣就產生了很多不同的美食文化。有些地方的小吃特別好吃,其他地方根本沒聽說過,還有些小吃進了宮廷,成了禦用貢品,讓人直流口水。

聽說在先秦以前福建有7個土著民族呢。後來中原打仗了,好多北方的大家族就往福建這邊南遷。再往後,各個朝代的朝廷都把福建分成8個行政區域來治理。民族之間相互碰撞,就產生了特別精彩的文化。那咱們現在來看看福建的美食,你吃過幾樣呀?

扁肉。

在閩東寧德的一些小縣城裏,你要是走在街上,說不定就能瞧見一個特別的景象:有人在家門口支起一個老大的樹樁,樹樁上擱著一塊瘦肉,有個女人拿著粗木棍不停地敲打著。

這是在做扁肉呢,名字起得挺形象的。扁肉跟沙縣小吃的餛飩長得很像,不過這兒的扁肉皮特別薄,在清亮的湯裏,就像連衣裙似的。吃到嘴裏奶昔大哥的,接著肉香就一點點散開了,吃起來的感覺很不一樣。

鍋邊糊是米做的,在福建的早餐攤兒上常能瞧見。老板會先把米磨成粉,接著在熱鍋上快速攤成薄且顏色白的米皮,再切成小塊留著備用。

吃的時候,先把油湯弄好,再擱點蝦皮,等水燒開了,就把鍋邊糊趕緊放進去煮一下,煮出來是一個個白色的小卷兒,撒上些碎青菜和香蔥,樣子好看,味道也好。有些老板還會加些料,像豬小腸、軟骨肉、豬肝之類的,那味道就更棒了。

在福州,有這麽個說法:「沒有魚丸就不算酒席」。福州人可喜歡魚丸了。福州魚丸大多是拿澱粉和鰻魚肉來打漿,再包上瘦肉。做出來的魚丸,表皮又細膩又白,彈性特別好,餡料也很香很誘人。

酒席上有一種魚丸,大小跟小孩的拳頭差不多,吃兩三個就飽了。不過呢,大家都會搶著拿一個,就為了圖個吉利。

海蠣煎。

海蠣煎是閩南地區有名的小吃。做法是把海蠣跟地瓜粉、雞蛋攪成糊狀,再放到油鍋裏煎。澱粉油煎過之後,外邊香酥,咬一口,裏邊是海蠣,嫩嫩的,滿是鮮汁。

福建沿海城市的海蠣可新鮮了,做出來的海蠣特別好吃。在廈門一個老師家裏吃過一回,那味道啊,一輩子都忘不了。回家後我也試了好幾次,可就是做不出那個味兒。也許是海蠣沒人家的新鮮,又或許是做法不對,真可惜!

閩南肉粽是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它的原料很豐富,有糯米、五花肉、幹貝、蝦米等。糯米要先浸泡,讓它吸飽水分。五花肉呢,要切成小塊,用各種調料腌制,這樣吃起來才夠味。幹貝和蝦米也都是提鮮的好食材。包肉粽的時候很有講究。粽葉得先洗幹凈,然後把糯米、腌制好的五花肉、幹貝、蝦米等按照一定的順序放到粽葉裏,再把粽葉包成三角形或者四角形的粽子。包好之後,就用繩子捆緊,防止煮的時候散開。煮閩南肉粽可不容易,要用小火慢慢煮很久,這樣才能讓各種食材的味道充分融合在一起。煮好的肉粽,粽葉的清香、糯米的軟糯、五花肉的香膩、幹貝和蝦米的鮮味都融合在一塊兒了,咬上一口,滿是幸福的味道。

福建有好多不同種類的粽子呢。閩東的粽子包得很緊實,咬一口在嘴裏,滿滿的都是彈性,牙齒咬下去還能感覺到有股反彈勁兒。它中間要麽夾著花生,要麽夾著紅豆,也有啥都不夾的,裏面沒有餡料,但吃起來也特別美味。

閩南的粽子包得沒那麽緊,裏面有海鮮和豬肉,這就很不同了。閩南粽子裏最出名的是泉州的燒肉粽,聽說它的源頭是南宋陸遊傳下來的,之後又經過多次演變,有了自己的風格。

閩南人做肉粽的時候,得先把糯米花時間泡透。接著把糯米、香菇、蝦仁、海蠣幹、魷魚須、芋頭粒、栗子、豬肉這些東西跟蔥頭油在鍋裏炒,炒得又香又松。最後用粽葉包起來煮到爛熟就行。

這樣包出來的粽子,顏色紅黃鮮亮,味道香甜,油乎乎的但不膩人,吃著讓人回味無窮,吃了這個就不想吃別的粽子了。

在閩系菜裏,佛跳墻絕對是頭牌菜。這道菜差不多用了近20種食材,像鮑魚、海參、魚翅、魚膠、蟶子、杏鮑菇、蹄筋、豬肚、冬筍、花菇、墨魚、瑤柱、鵪鶉蛋啥的都有。這裏面的「鮑參翅肚」,在咱們中國美食界那可是相當有名氣,一直都大名鼎鼎的,還號稱四海味呢。

佛跳墻據說是最早由福建的一個官吏為討好上官發明的,工序特別復雜,味道極其鮮美,這道菜的美味傳出去後引起了轟動。這道菜價格非常貴,一般人很少有機會吃到。

寧化老鼠幹。

福建西部有個寧化縣,以前這兒的人農閑時會去野外逮田鼠。他們自己做竹籠,在籠裏放上炒香的食物當誘餌,夜裏擱在田間地頭,老鼠能進不能出。這田鼠肉居然還能吃,真怪啊!

第二天常常能捉到田鼠。田鼠跟家鼠可不一樣,是吃田裏稻子長大的,相對比較幹凈。把捉到的田鼠弄幹凈,再拿米糠或者木屑熏烤出香味,這樣就能做出老鼠幹了。

吃的時候,把老鼠幹切成塊,再加上冬筍、辣子、香菇這些東西,炒一下就特別香。以前我讓一個在寧化開飯館的朋友帶過一只老鼠幹,也是她幫忙炒的,真的特別好吃。

大概講了幾種,真的講不完啊,好吃的太多了,就等著大家去發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