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熱點

拉美多國人士點贊中國免簽政策

2025-06-10熱點

來源:人民日報

6月1日早晨,從西班牙馬德裏飛來的海航HU750航班順利抵達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巴西籍旅客戈梅茲·安德烈在中國邊檢部門的高效保障下順利入境。「這是我第一次來到中國。」他表示,現在來中國可以免簽證,這節約了很多時間。他打算和中國朋友一起到深圳、廣州遊玩,體驗中國的高科技產品,品嘗這裏的眾多美食。

今年5月,中國宣布擴大免簽國家範圍,自2025年6月1日至2026年5月31日,對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魯、烏拉圭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這一政策標誌著中國的單方面免簽「朋友圈」首次拓展到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國家,受到拉美多國廣泛關註。當地媒體及各界人士認為,該政策將便利拉美人士赴華參觀交流,了解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促進中拉經貿往來和各領域合作,進一步彰顯中國開放包容的大國形象。

「中國正成為旅遊、商務、教育領域的優選目的地」

「好訊息!中國對停留30天以內的巴西遊客免簽!」巴西旅遊行業網站「最佳目的地」以醒目標題報道稱,這對於希望到中國旅遊的遊客是重大利好。報道指出,盡管此前赴華旅遊簽證辦理流程並不復雜,但在行程規劃中仍需考慮辦理簽證的時間和費用,「預計隨著免簽政策實施,赴華遊客數量將會顯著增加」。

位於巴西聖保羅的中國旅行社長期從事赴華旅行業務,去年透過該旅行社辦理赴華手續的巴西民眾近千人。該旅行社負責人向記者透露:「近期,我們接到了很多新老客戶的咨詢電話,預計今年的赴華旅行業務量將增長15%。」該旅行社正針對免簽政策制定新的旅遊計劃和路線,推動兩國人員往來。

阿根廷中國商會執行主任亞歷杭德拉·康科尼表示,「免簽政策旨在加強中國與拉美地區聯系,便利貿易代表團和遊客往來,帶來更多投資和合作機會」。她特別提及不久前舉行的廣交會,認為免簽政策將方便更多拉美人士參與此類展會。

「中國正成為旅遊、商務、教育領域的優選目的地。」智利合作社電台「中國現象」欄目負責人法比安·皮薩羅表示,免簽政策為智利旅遊業提供了新機遇,旅遊業和互聯網內容創作者可借此搭建文化橋梁,推廣主題旅遊產品,促進雙邊交流。

「極大促進中國同拉美國家間的商業聯系」

「我身邊很多朋友都計劃近期去中國參加展會或旅遊。」長期從事對華車厘子出口貿易的智利「谷鮮」公司出口銷售經理丁雁鳴告訴記者,此前申請簽證前後約需1個月,且需到使領館現場辦理,「現在方便多了」。最近,拉美國家的社交媒體上出現了不少赴華旅遊產品介紹,她本人也將不久後再次赴華參加水果物流領域展會。「相信免簽政策會進一步增進中拉貿易往來。」丁雁鳴說。

位於巴西裏約熱內盧的中巴旅行社負責人陳秀華說,許多巴西人赴華是為了參加展會等商務活動,全程通常需10天。「此前有不少人怕麻煩或擔心簽證辦理時間不夠而放棄了行程,相信免簽後,將有更多巴西人赴華了解市場、尋找貿易機會,這有助於深化中巴經貿合作」。

秘魯【商報】援引行業人士觀點表示,前往中國的商務旅行數量預計將翻番。報道強調,中國是巴西、智利、秘魯等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並積極參與拉美國家基礎設施投資建設,「交通、通訊、工業等領域的合作計畫將透過實地考察實作更高效落地」。

智利聖地亞哥大學亞太領域研究專家莫妮卡·阿烏馬達表示:「免簽政策將極大促進中國同拉美國家間的商業聯系,尤其是企業及不同機構間的貿易聯系。」她說,智利在能源、電力等領域與中國合作密切,免簽政策帶來的便利具有長期價值。

巴西「紅網」報道說,免簽政策體現了中國在深化與拉美及全球南方國家關系方面的努力,「該政策除增加雙方旅遊業和商業往來外,還將促進中國與拉美學術研究機構間的聯系,尤其是在能源、基礎設施和創新等戰略領域的交流」。

「彰顯了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心」

不久前,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成功舉行。與會各方強調,願加強政府間交流,深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科技創新、能源轉型、減貧等領域交流互鑒。

阿根廷拉普拉塔國立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司芙蘭認為,免簽政策以具體務實的舉措踐行了上述共識。「促進人員往來、創用CC與跨文化理解,不僅能強化開發中國家間的橫向互動,更是對長期合作架構的結構性投資。」司芙蘭表示,直接接觸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是更細致、更全面了解中國的寶貴途徑,「有助於拉美民眾構建更準確、更真實的中國形象,將長期惠及拉中雙方」。

長期研究中國的巴西聖卡塔琳娜聯邦大學中國研究院機構合作協調員米爾頓·波馬爾表示,去年,中巴已開始互相發放10年期多次簽證,此次免簽政策進一步為人員交往提供便利。作為去年兩度赴華、在華停留80天的親歷者,他從主要城市的英文標識、對外國人友好的支付工具、各類展會的國際化氛圍等細節中,深切感受到中國敞開懷抱歡迎國際友人的姿態,「從我第一次存取中國到現在已28年,中國始終在持續擴大開放,我堅信未來的中國會更加開放包容」。

「免簽政策彰顯了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心。」與中國結緣50年的烏拉圭漢學家帕布洛·羅維塔,參照中文「百聞不如一見」和西班牙語類似諺語指出,「一些未到過中國的人可能存在偏見,而一旦實地走訪就會發現與想象中的截然不同。走進中國,才能了解中國真實的情況。」他表示,中國是烏拉圭重要的貿易夥伴,免簽政策必將進一步推動雙方貿易往來,增進兩國人文交流。(本報記者 時元皓)

(人民日報裏約熱內盧6月9日電)

【人民日報】(2025年06月10日第1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