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姜慧梓)4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季度國民經濟執行數據。在當天舉行的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從數據看,今年以來的宏觀政策效應非常明顯。
今年以來,中國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一些政策措施加力增效,「兩重」「兩新」政策增量擴圍。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相互配合,政策效應持續顯現。
在促進消費方面,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6%,比去年全年提升1.1個百分點,增幅較大。其中,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果明顯,電動自由車、手機、平板、智慧型手錶等新擴圍產品銷售增速非常高。
一季度,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6.9%,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21.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9.3%,家具類增長18.1%,僅這四項就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個百分點。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4月8日零時,消費者累計購買12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3571萬台,發起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208.5萬份。
在拉動投資方面,專項債發行提速拉動基礎設施投資增長。一季度,新增專項債累計發行量接近1萬億元,固定資產投資本年實際到位資金同比增長3.7%,去年全年下降2.3%。基礎設施投資增長5.8%,比上年全年加快1.4個百分點。在大規模裝置更新政策帶動下,一季度裝置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9%,比去年全年加快3.3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貢獻率為64.6%。
消費增長、投資加快,必然會促進企業加快生產,相關制造業一季度表現非常好。比如,農產品加工專用裝置、包裝專用裝置產品產量均同比兩位數增長。另外,新能源汽車增長45.4%,相應的充電樁產量增長26.3%。
「生產流通起來以後,經濟迴圈更趨活躍,相關的生產要素,包括貨運量、快遞量都被帶起來了。」盛來運表示,今年以來,市場活躍度整體提升,促進房地產回穩和股市活躍的效果也比較明顯。
此外,政策「組合拳」持續發力,市場預期也在改善。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5%,連續兩個月回升,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3%,處在景氣區間。
盛來運表示,從以上表現來看,今年以來的宏觀政策效應非常明顯。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以來的一攬子政策,扭轉了經濟下滑的趨勢,今年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一起發力,推動了經濟實作良好開局。
編輯 白爽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