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熱點

東湖評論:美麗鄉村,從「面子」到「裏子」的深層蝶變

2025-03-13熱點

早春的微風帶著泥土的芬芳和希望的種子,吹遍了廣袤的鄉村大地。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季節裏,中央一號檔如約而至,為美麗鄉村建設註入了全新的發展理念。歷經十余年的砥礪前行,鄉村早已告別往昔的破舊與雜亂,實作了從內到外的華麗轉身,邁向更為全面、深入的內涵式發展,開啟從「面子」到「裏子」的深刻變革。

從「環境美」到「生活美」,鄉村建設的內涵昇華。美麗鄉村建設之初,各地積極響應「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動,清理村巷道雜物、拆除廢棄建築、治理汙染問題,鄉村面貌煥然一新。然而,美麗鄉村建設的目標不僅是環境整潔,更在於提升農民生活品質。2025年中央一號檔精準施策,明確提出要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推動從「環境美」到「生活美」的跨越。以湖北為例,羅田縣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秭歸縣實施安全飲水提升工程、竹溪縣進行電網改造、推廣清潔能源等。這些舉措改善了出行條件,讓村民能快速融入資訊時代,無論是線上學習、電商銷售農產品,還是醫療咨詢,都變得觸手可及。農民的生活圖景已遠遠超越了傳統的農耕範疇,現代文明的璀璨光芒正悄然融入其中,鄉村生活變得多姿多彩、高效便捷。美麗鄉村建設的內涵,在這一系列變革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昇華與拓展。

從「輸血」到「造血」,鄉村產業的轉型升級。過去,許多鄉村在維持「美麗」的過程中,過度依賴政府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自身缺乏永續發展能力,更難以實作深層次的發展。2025年中央一號檔高屋建瓴,強調要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這一戰略部署,正是引領鄉村從「依賴外力輸血」邁向「內生動力造血」的關鍵一躍。湖北宣恩縣著力打造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的農文旅產業模式,透過發展特色餐飲、農產品深加工等產業,促進當地經濟的快速增長和農民收入的提高。如今,宣恩縣將縣城打造成新晉網紅打卡地,吸引了大量遊客,在旅遊旺季每天的烤魚銷售量都會超過3000條,不僅實作了綜合收入的顯著增長,更重要的是增強了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這讓鄉村的美麗不再是「曇花一現」,而是有了堅實的經濟基礎作為支撐,實作了美麗與發展的良性互動,讓美麗產生價值,讓價值支撐美麗。

從「塑形」到「鑄魂」,鄉村文明的傳承創新。鄉村文明,作為中華文明的根脈,承載著千年的歷史記憶和深厚的鄉土情懷。2025年中央一號檔著重強調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為鄉村文明的傳承創新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湖北乘馬崗鎮是黃麻起義的主要策源地之一,透過打造「黨建+紅色+共同締造」的紅色文化小鎮,修繕了烈士陵園、建設了「百年榮光」浮雕長廊等,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紅色教育研學路線。這種傳承並非簡單的復制,而是在現代社會背景下的創新性發展,既留住了獨特文化,又跟上了時代步伐,讓鄉村文明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系統而長期的工程,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和投入。從外在風貌的煥然一新,到內在品質的深度蛻變,這一轉變無疑昭示著美麗鄉村建設已邁入一個嶄新的紀元。置身於這一歷史的新座標,我們應緊隨2025年中央一號檔的航向,矢誌不渝地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致力於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的宏偉藍圖,讓鄉村振興的絢爛底色愈發鮮明,讓愈發和諧美好的鄉村成為更多人心中幸福生活的璀璨明珠。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萬芳雪(武漢經開區)

責編:王舒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