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
6月9日上午,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東協依然是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尤其是在農產品方面合作,互惠互利,東協已連續8年保持中國農產品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東協國家向中國出口熱帶水果,中國則向東協國家出口溫帶水果、蔬菜、水產品,豐富了雙方市場的消費選擇。
在全國最大的燕窩進口口岸——廈門,每周都有一批毛燕經過4個小時的空運,從馬來西亞吉隆坡飛至廈門高崎國際機場。毛燕就是未經深加工的燕窩原料。每周從馬來西亞「飛」來的毛燕都會被送往廈門自貿片區的一個產業園內做進一步加工處理。
進口毛燕企業負責人 駱義 寧 : 在這個燕窩產業園裏,已經集聚了近百家燕窩企業,涵蓋貿易采購、加工、倉儲、銷售等產業鏈諸多環節,我們 毛燕的年處理能力已經達到650噸 。
作為東協國家特色產品,原產於馬來西亞、越南等國家的燕窩深受中國消費者青睞。為滿足國內龐大的市場消費需求,就在今年4月25日,海關總署釋出公告允許符合要求的越南毛燕和食用燕窩進口。緊接著,5月12日,海關總署又釋出了一則公告,宣布允許符合要求的柬埔寨毛燕和食用燕窩進口。
廈門海關所屬海滄海關副關長 蔡逸松 : 中國加工企業直接進口毛燕,可以減少中間環節成本。在RCEP框架下, 中國與東協燕窩貿易關稅已經降為零,毛燕運輸成本大幅降低、通關效率顯著提升 ,可以促使終端消費市場價格更加優惠,讓高品質燕窩以更親民的價格走進千家萬戶。
每天清晨,在雲南大理州鮮活農產品出口「一站式」服務中心,一輛輛滿載著柑橘、葡萄等水果的冷鏈貨車等待查驗,準備透過公路運輸,出口至越南。
雲南水果出口企業負責人 陽曉興: 出口到越南的柑橘,上午發貨,次日淩晨就能抵達越南。今年以來,我們已經出口了600多噸柑橘到越南,訂單量增長了2倍。
昆明海關所屬大理海關稽查科副科長 趙艷梅: 雲南與東協國家在水果品種和收獲季節上的互補性,推動了雲南特色水果的出口增長。比如大理的葡萄、柑橘、蘋果、鮮棗等等,都出口到了泰國、越南、新加坡等東協國家。
今年前5個月,大理出口至東協的新鮮水果達6萬噸、貨值4.4億元, 同比分別增長了248.8%和194.6%,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