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節,對於廣大釣魚愛好者來說,既是充滿挑戰也是充滿機遇的時期。隨著天氣轉冷,早晚溫差變大,魚的習性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這個時候,餌料的使用就成了能否釣到魚的關鍵因素。

一、秋冬釣魚用餌的困惑
許多釣友在秋冬季節外出釣魚時都會遇到這樣的困擾:明明大家都知道秋冬適合用腥香餌,可無論餵什麽餌,魚似乎都不怎麽感興趣,仍然釣不好魚。這是因為一款真正好用的餌料並不是單一的腥香就能解決問題的,而是要綜合當天的所有因素,由多種不同功能的餌料精心搭配而成。
當我們走進漁具店,面對琳瑯滿目的各種品牌、成千上萬種的餌料時,往往會感到不知所措。這麽多餌料,到底該如何挑選並搭配出合適的魚餌呢?這就需要我們深入了解餌料的組成和搭配原理。

二、餌料的組成及功能
1. 基礎餌
基礎餌通常是本味、麩皮香味的餌料。它的特點是顆粒粗且比較大,味道偏本味。在過去有單獨的基礎餌,現在很多時候和主攻餌合並在一起了。像「朝右」就是基礎餌的一種代表。基礎餌就像是建築中的基石,為整個餌料提供基本的物質框架。

2. 主攻餌
主攻餌是根據我們想要釣的魚種來確定的。比如我們要釣鯉魚,像老鬼的「螺鯉」、化氏的「一品鯉」等餌料,從名字上就能看出是主釣鯉魚的,這些就是主攻餌。主攻餌一般以谷味、本味和辛香味為主,而且在整體餌料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通常能達到60%左右。它決定了餌料針對的主要魚種,是整個餌料體系的核心部份。

3. 味型餌
在確定了釣什麽魚之後,我們就要選擇合適的味型來吸引魚上鉤。例如釣鯉魚時,紅薯味是鯉魚比較喜愛的味道,那我們就可以選擇化氏的「薯香鯉」這類薯味的餌料作為味型餌。需要註意的是,餌料的味型只能加一種。比如釣鯽魚,鯽魚喜歡奶香味,如果再加入草莓味,兩種味道混合後可能會讓餌料變得味道雜亂,失去吸重力。味型餌在整體餌料中的占比大概為30%。它就像是給餌料添加的獨特「香水」,能夠精準地吸引目標魚種。

4. 狀態餌
狀態餌的作用是改變餌的輕重、軟硬、散化程度等狀態,從而增加魚的適口性。像輕麩、雪花粉、粘粉、膨脹粉、拉絲粉等都屬於狀態餌。例如釣鯽魚時,鯽魚口輕,在餌料中加入雪花粉可以使餌料變輕、變蓬松,這樣魚就更容易吸食。而如果是釣鯉魚且需要長時間守釣的話,可以加入粘粉,讓餌料在水裏長時間不霧化。狀態餌一般占整體餌料的10%。它如同是給餌料進行「造型設計」,讓餌料以最適合魚吸食的狀態呈現。

5. 小藥
小藥主要是起到放大整體味型的作用,能快速誘魚,常見的有中藥、菌、果酸等。不過小藥主要套用於黑坑這種人比較密集的環境中,在野外釣魚時一般不建議使用,因為野外魚的警惕性較高,過於濃烈的小藥味可能會適得其反。

三、如何辨別餌料的內容
1. 主攻餌的辨別
辨別主攻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商品餌的名字。如果餌料的名字中帶有目標魚種的字樣,比如「一品鯉」「螺鯉」帶「鯉」字,那就是主攻釣鯉魚的餌;「4號鯽」「6號鯽」帶「鯽」字,就是主攻鯽魚的餌。
2. 味型餌的辨別
味型餌的辨別可以看商品餌的名字或者背後的說明是否帶有明顯的香型。像「奶香鯽」「全能香」等,從名字就能判斷是味型餌。

3. 狀態餌的辨別
如果餌料是純白色的,而且比重比較輕,基本上就可以判斷為狀態餌了。
四、秋冬釣鯉魚餌料搭配例項
現在以深秋季節釣鯉魚為例,來具體說明如何根據實際情況搭配餌料。
這個季節氣溫比較涼,鯉魚需要更多的蛋白質來補充能量。我們可以選擇「螺鯉」作為主攻餌,因為它的動植物蛋白含量比較高,按照比例可以加到60%。味型餌可以選擇紅薯味的,如「薯香鯉」,比例加到30%。如果想要長時間守釣,就可以加10%的粘粉,這樣能減少霧化,增加附鉤性。但如果發現魚口比較輕,那就把粘粉換成10%的雪花粉,減輕餌料比重,增加適口性。

透過這樣的搭配思路,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魚情、水情以及天氣狀況等因素,靈活地調整餌料的搭配比例和種類,從而搭配出一款適合當下情況的餌料。
釣魚是一門需要不斷學習和實踐的技藝,餌料的搭配更是其中的重要環節。希望廣大釣友們能夠掌握這種餌料搭配的思路和方法,在秋冬季節也能收獲滿滿的魚獲。如果大家在釣魚過程中有任何問題,歡迎在評論區討論交流,讓我們一起在釣魚的樂趣中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