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走水定不住漂,你是不是首先想到是加鉛皮,5克不行換10克,實在不行整卷上!但凡是這樣操作的你就是不會。別說你加鉛皮,你就是掛秤砣、鐵餅它也不行!根本就不是鉛皮的事!你會發現你在加完鉛皮以後你的浮漂一樣。 會隨著風慢慢的消失。而你此時所垂釣的狀態就處於大跑鉛, 沒有任何的靈敏度,那麽我們就想問你為什麽還要使用這個浮漂呢? 幹嘛不直接悶桿、崩尖子釣呢?很顯然你既然在流水的環境下還選擇用浮漂,那麽你就對靈敏度還心存著幻想,你走水的程度該是可以接受的。否則!你不會選擇使用浮漂。既然用了浮漂,那你就要考慮靈敏度!好了,還是那句話,不是釣魚人也寫不出來,不是釣魚人你也看不懂!
直接步入正題。
一、流水推的是線組。
1,鉛皮加多了沒用。
我們加鉛皮的目的是什麽?無非不就是用鉛皮錨住底,讓浮漂別移動或者少移動位置。可是大重鉛扔到水底了,鉛墜不動了,你的浮漂老實了嗎?很顯然你的浮漂並沒有被制服。它該移動還是會移動。一直移動到鉛墜距離浮漂之間的這段線完全傾斜 以後,你的浮漂會慢慢地沒入到水中。所以走水推的壓根就不是浮漂而是線組。更不是你想象的水底的鉛墜。我們看到的浮漂走其實不是鉛墜走,而是主線一直在傾斜,當傾斜到一定的程度以後,你的浮漂就消失了。但是你的鉛墜一直定在那裏,從未移動過。
雖然會出現因為水流比較大,線組帶著鉛柱在水裏慢慢移動的情況。我們也確實需要增加牽制的重量來抗衡一下。但是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這麽誇張,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使用搓餌也能定住,使用玉米也能定住,水流再大,子線加點鉛也能定住。你放心好了,如果你的鉛墜移動的話,你的浮漂根本就不會沈沒,你的整條線組都會隨著水流移動。最常見的例子不就是拋桿以後,浮漂目數不怎麽變,但是偏離釣點很遠。而且是越來越遠。浮漂既然沈沒了,就說明你的鉛墜不動。
所以過多的增加鉛皮沒有必要,因為這樣做會大幅降低釣魚的靈敏度。重鉛躺在那裏,魚吃了你的魚餌後,只有被鉤住以後才能扯動你的鉛墜,從而帶動浮漂產生訊號。咱們整一個同心墜或者咳嗽鉛不好嗎,直接崩尖子。不一樣釣的是已經被鉤住的魚嗎?為啥還要過浮漂這一關呢?這不是給自己添亂嗎?
2,反走水。浮漂逆風行走。
我們平時在野外環境釣魚的時候經常會發現我們的浮漂逆風行走。其道理和走水的道理是一樣的。風 雖然向一個方向刮,但是由於你所垂釣的水深,那麽這個時候水底的暗流就會向另外一個方向反推你的線組。所以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你的浮漂逆風行走,上推浮漂根本就不長目數。所以他的道理和走水幾乎是一樣的。 如果這個水推的是浮漂或者是鉛墜的話,那麽你的浮漂一定會順著水流的方向走,而不會出現逆風走的情況。 所以只把鉛墜定在水底,沒有任何的意義。很多時候我們的鉛墜根本就不動。
二、解決辦法。
1,輕微走水。
在走水情況不是特別明顯,特別湍急的情況下。把我們的線組變細,增加浮漂的吃鉛量就可以了。就能很好地抗走水。因為你的線組變細了。 水的阻力也就變小了。 所以自然而然這個流水對你的影響也就變小了。 當然這種比較適合那種流水只影響目數的情況。對水流速度過快,導致線組帶著魚餌和鉛墜都走的情況沒有什麽用。
2,流水比較大。
當流水比較大的時候就會出現浮漂慢慢地被水淹沒。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在鉛墜、浮漂、操作手法上下功夫了。既不能讓浮漂消失,又能保證一定的靈敏度。否則用浮漂就沒有什麽意義了。
鉛墜。
首先,如果我們發現能夠使用搓餌或者是比重比較大的玉米等這些餌料,能夠保證魚餌不移動位置的話,那麽直接用這些比重比較大的餌料垂釣就可以了 。當這些餌料控制不住,線組 移動的時候我們最理想的辦法就是子線加鉛,子線加鉛的好處不用我們過多地說什麽了吧。 作為一個優秀的釣魚人,您自己都懂。總之,子線加鉛可以保證你的大鉛墜是懸浮的,靈敏度是比較高的。 所以我們只需要在我們的下子線上加一個咬鉛,只要這個咬鉛 能夠把我們的餌料定在水底就可以了。 沒有必要過分的 添加鉛皮。當然,如果您說加了咬鉛之後浮漂和整條線組都會繼續被水流 帶走,那麽您使用浮漂就沒有什麽意義了。 直接崩尖子。
浮漂!加粗尾!
加大浮漂的吃鉛量 對抗流水有很大的幫助。 首先浮漂的吃鉛量大。 他的好處就是你上牽力也就更大。你的鉛墜就會很大。 它可以讓你的鉛墜快速下低。 在流水的時候不至於 偏離你的釣位很遠。那麽這個時候到底以後水底有咬鉛的錨定。 所以基本上你的魚鉤就穩住了。第2個好處是吃鉛量大的浮漂。 它的上牽力。 那麽它可以一直向上頂。來對抗流水吹動線組的這個力,所以流水的速度越快,浮漂越大。如果說水流特別急,我們從三克的浮漂換到了十克的浮漂 還頂不住的話,那麽直接崩尖子,別扯那些沒用的。
浮漂的加粗尾和他的道理是一樣的。 很多釣魚人認為浮漂的尾越細,阻力就越小。 根本就不是那個事。 雖然水流對浮漂有吹動的效果,但是最主要的還是線組受力大於浮漂。 所以當你用加粗尾的時候,你會發現它的破風浪能力要比細尾強很多。 這是因為加粗尾浮漂的加粗部份一般中間都是空心的。 他的浮力更大,他可以拖著你的 線組繼續向上頂。還是那句話。 如果大吃鉛浮漂,加粗尾還頂不住流水的話。 別考慮,別猶豫。直接崩尖子釣。
操作辦法。
在水底鉛墜不動的時候,浮漂慢慢的被水淹沒。 那麽此時我們想問問各位釣魚高手。 為什麽我們向上推浮漂,上推30厘米也好。 50厘米也好,甚至是1公尺 也好,這個浮漂就能露出目數來呢。是因為你向上推浮漂的時候,把你的風線推短了。風線對浮漂產生了牽扯。 這個水流就把浮漂吹不遠了。很多釣魚人說是因為上推浮漂讓魚鉤到底了, 那簡直都是笑話。 是因為你的風線不夠長了。 控制了他再次向遠處漂跑的距離。所以在操作手法上,我們可以采取不壓風險。 直接把你的桿尖子挑高,讓他沒有再繼續向遠處跑的空間,水底的鉛墜不動,上邊的主線牽扯著浮漂,那麽它就走不了。
3,水流特別大。
當以上辦法都不能有效地解決走水的情況。 那麽我們的終點就是繃尖子。 整一個通心鉛墜?,短子線,直接拋入到水中。把魚竿向一邊一躺。直接悶桿釣。弄一個堂椅往後一躺魚桿動了就能中魚。 因為此時你所釣的魚,都是已經被魚鉤掛住的魚。基本上就是死口了。
4,水流巨大。
當水流巨大的時候,連繃尖子都釣不了的時候,魚竿都站不住的情況下,這裏給大家出一個最後的絕招。就2個字!快跑!小命要緊。
三、浮漂的執念。
我們既然在流水的情況下選擇使用浮漂,那麽一定是因為這個流水不是特別的大。所以我們既然在流水的情況下選擇使用。 浮漂就必須盡最大努力保留靈敏度,否則你用浮漂幹什麽?當大浮漂都頂不住這個流水的時候,咱們使用浮漂還有什麽意義呢,所以我們釣魚人不能總是把固定的模式,固定在自己的思維上。 適合用浮漂的時候我們就用,不適合用浮漂的時候。幹脆不用。還有那些所謂的漂型抗走水, 那也只是在你的浮漂能夠定住的情況下稍微的有點作用。 你會發現在浮漂定不住的水域,什麽棗核的、長身體的、扁的,都一樣,統統不管用。
所有的花裏胡哨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都是無力的,都是花拳繡腿。所以我們也要放棄對浮漂的執念。把我們的重心放在魚的身上。 什麽調釣? 在魚活性比較高,魚密度比較高,魚吃耳狀態比較好的時候,統統都是偽命題。 崩尖子這麽鈍的釣法在流水的情況下都能釣到魚。為什麽 ?無非不就是因為流水不缺氧氣,上下溫度交流比較好沒有溫差罷了。該不會還有人認為自己崩尖子的技術比其他人好吧?如果真的有人這麽我認為的話,那麽你絕對太自戀了。 這個毛病一定得改。
好了,如果您感覺對您有幫助的話,請點一下關註!謝謝。記得點贊、收藏、分享、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