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釣魚

鯽魚進窩吃餌的5個規律,釣鯽魚時可以提高中魚率

2024-11-01釣魚

「我覺得這餌挺不錯的,鯽魚肯定也喜歡吃。

」大概每一位釣魚愛好者多多少少都說過這句話,也有不少釣友確實是憑著這句話走天下的。

但最後的成果卻是不盡如人意。

只因為鯽魚有自己的飲食規律和習慣,跟人完全不一樣,稍微偏離鯽魚的習性,釣不上魚那是正常事兒。

那麽鯽魚進窩吃餌有什麽規律呢?

懂了鯽魚的這一些飲食習慣,那麽鯽魚不進窩吃餌都不行。

可以說是一招致勝的漁技提高中魚率。

香味+顏色=美味。

自然界中,咱們人類和動物的嗅覺沒有香味這麽敏感,就算是無色無味的食物,半晌也很難察覺出來。

但是,上天偏偏就是要給鯽魚這一種極其喜歡香味和鮮艷顏色的味蕾。

準確地說鯽魚最喜歡的香味是腥味。

這樣的例子相信很多釣友都有過經歷,鯽魚在水中就像是嗅覺雷達,在嗅到美味的時候瞬間會變得異常興奮,急忙蹭到哪裏。

正因為對香味敏感,所以很多釣友會在投餌時打丸,這樣既顯得窩點大,也更容易被鯽魚縈繞。

而且一定要記住,鯽魚雖然很喜歡聞香,但是聞香可不是鯽魚唯一的追求。

通常情況下,鯽魚一旦嗅到香味,就會立馬朝著這個方向遊過去,當香味稍微減少一點的時候,鯽魚便會加快遊動的速度,事實上這就是鯽魚進窩和吃餌時表現出來的特點。

但值得註意的是,不同個體大小的鯽魚可能會偏向不同型別的香味,也有一些偏向鮮艷顏色的餌料。

比如個體比較小的鯽魚就特別喜歡深色味道比較濃郁的餌料,因為這樣能更明顯地吸引它們,而體型較大的鯽魚又對紅色或黃色等鮮艷顏色的餌料特別敏感,因為這些顏色對它們來說就特別醒目了。

這就是為什麽一些釣友會選擇混合各種口味和顏色的餌料,以期望能夠吸引到不同種類的鯽魚。

而我們作為釣魚愛好者,可以嘗試用不同香味和顏色的餌料來誘捕鯽魚,甚至可以進行一些實驗,以找出哪種香味和顏色組合更受喜愛,並提高自己的釣獲成功率。

外圍探查。

這也是自己觀察得到的一個特點,也是我個人比較認可的一點。

作為雜食性的底棲魚類,其實鯽魚大多時間並不在窩子裏逗留,而是棲息在窩子附近水域中尋找食物,也就是鯽魚一般早晨和傍晚活動比較頻繁,而中午則躲在陰涼處休息。

所以說不管是什麽時候,只要是渾濁水域,其實都是有可能有鯽魚的。

而且還有一點,我發現為什麽很少有人會選擇「打窩」釣大鯽魚,其實原因也和這個差不多,大鯽魚基本上就沒有進窩子吃餌的習慣,這也就是我所說「打窩」釣大鯽魚極為罕見一事原因。

但是值得註意的是,大個體的鯽魚也會吃掉小個體的鯽魚,所以小個體和大個體單獨在一個水域也是極為罕見,所以這樣一來,小個體鯽魚剛好就成了大個體鯽魚最好的「選擇」。

優先挑小個體釣餌。

這是人類鮮有察覺的一點,或者說人類不太註意一點,但實際上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小個體只要不是太肆無忌憚,基本上都及時收到了氣味資訊就會趕緊行動,將目標釣餌「解決掉」。

但對於大個體來說,它們就不是這麽想的了,因為大個體更謹慎。

但是大個體之所以選擇不逃跑也就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它們認為小個體並不會對它們造成威脅,如果大個體使用和小個體差不多大小的新鮮餌料,它們就會將其當搶食一樣直接吞掉。

但是如果大個體發現食物尺寸比較大,比如使用市面上比較常見的「正鉤」(一般來說都是2、3號鉤),甚至更大的勾點,這就意味著小個體就不會去吃,即便為了填飽肚子,它們也認為這條「獵物」的體型太大,會存在威脅。

其實這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換上小勾點小餌,只要不是太小或者不新鮮,大型鯽魚都會嘗試偷食,然後再慢慢吞掉,所以當我們使用更小、更新鮮或者更香的釣餌時,大型鯽魚就會變得更加頻繁。

對線極度敏感。

相較於其他目標出來覓食時在水中的脊椎動物,鯽魚都是懸浮著出去尋找美味的,當然不至於停在那裏,要知道水草是連線著上下遊動來獲取氧氣養分,所以上頭也是有著很高生存率的。

用其他動物去做一個類比的話,餓狼聞到美味後,相比大行動量,應該說聰明狼會尋找一些能更輕易捕捉到美味的方法,這樣行動量也能減少很多,捕捉到美味機率也能更高一些,而這些方法只是一些簡單的方式,將美味放入水中誘捕就可能有用。

在遇到危險或觸碰到物件時,魚兒往往會產生一種驚恐感,迅速擺動尾巴或者利用鰭進行快速遊動,從而迅速逃離該空間。

所以為了降低被嚇到可能或者提高被捕機率,缺怕的是直接接觸。

接觸很難避免,但是線對它們會造成非常大的驚嚇,因此我們可以嘗試使用較為鈍的方法,例如將鉤線放到進窩之後以稍微松弛一點力道勾著,這樣在觸碰時線不會被直接拉拽,這樣可能給大部份魚兒造成驚嚇。

吃餌擡頭擡桿。

最後一點是吃餌後擡頭的問題,當水面上漂浮著一根漂浮物等著吃餌的魚兒時,魚兒就會將目標位置和食物之間的距離計算出來,並評估出當下最佳行動路徑,以達到最快捕食目標物品。

如果目標「獵物」的重量較輕且不需要太大的力量,就可以使用下沈的方法,透過改變身體狀況降低浮力,從而使身體向下沈落。

但如果目標「獵物」的重量較重或者浮力較大,就需要采取一種更加有效的方法,即繞過障礙物,並不斷上下調整行動方向,以適應周圍環境,從而達到捕食目的。

當魚兒咬住食物時,由於物品比較重,它們會更加專註,並展現出更加小心翼翼的一面。這種狀態也就是「吃餌擡頭」,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隱約觀察到漂浮物周圍微微上升的漣漪波動,當看到這種狀態,就可以適當將竿擡起,以提高中魚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