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皮夾克】
2023年1月25日大年初四,早上5點半,我,我爸,我媽,我小舅,四個人一輛車,驅車往河北開,1040公裏,必行的目的之一是拜訪我女朋友的父母(雙方父母第一次見面),目的之二是給我提親定日子。
臨行前兩三天爸媽轉輾反側,擔心買的禮品不夠,不知道見面聊什麽話題,害怕彩禮備的太輕。家裏親戚笑著說:不要擔心,這個事兒永遠準備不夠,就放心去吧。
出發當天,爸爸的行頭是一身皮夾克,紅棕色,普通款式,大概已穿了六七年。
小舅說:你爸這皮夾克一穿上,這一趟目標肯定達成。提親專業戶,自己兒子的事不可能辦不成。
去河北三天,很順利,事成。喝了不少酒,當然,也少不了這身皮夾克的加成。
印象裏,我爸一直有一身皮夾克,很久之前是黑色的,一段時間是棕色的,再後來是紅棕色的,平常掛在衣櫃裏,一般會在過年有什麽重要事情的時候都會穿。
我爸出生的早,在家族裏排行老大,也當了近20年的村幹部,有一些威望。內蒙西北部,婚喪嫁娶都有「代東」的習俗,代替東家操辦事項,總是會邀請我爸去當這個「大東」,這時候,他會把皮夾克拿出來,擦的鋥亮,然後穿上。
記得五六歲的時候,領居家的叔叔結婚,爸爸代東,那時候還沒有專業司儀,也由爸爸充當,他站在主桌前,用蹩腳的普通話念著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念完撒一把糖果,下面的人哄搶,一起熱鬧高興。
那時的他,穿著那身黑色皮夾克,身板挺得筆直,念詞鏗鏘有力,那時的爸爸三十歲出頭,正是激情似火的年代。
還是小時候,有一段時間,村裏興起了跳舞蹦迪,竟然開了一家迪廳,村裏的男男女女年輕人白天耕耘,晚上去跳舞蹦迪,我爸媽也去。爸爸穿著皮夾克,媽媽穿著高跟鞋和裙子。
他們這一代人,基本都會跳交際舞,還有一些單人舞,比如十六步,有專門的步伐,雖然舞步簡單,但也洋溢著熱情,能看的出很快樂。我小時候也跟著去,因為有很多同去的小朋友可以一起玩,也可以有零花錢買好吃的。
一直到2010前,村裏跳舞蹦迪的風俗一直都在,只是改到了過年,一到春節,吃完年夜飯,就會騰開家裏的沙發,茶幾,插上DVD,放開大音響,音樂一響,左鄰右舍就都聞聲而來,一會兒雙人舞,一會兒單人舞,好不熱鬧。
過年期間,爸爸都穿著皮夾克,一是比較保暖,二是皮夾克比較硬,版型好看,可以修飾身材。也不光我爸穿,皮夾克在那個年代的人群中都流行,村裏的男人五大三粗,穿上皮夾克就不顯得那麽胖了。
再後來,我們這一代逐漸長大,上了大學,步入工作,到了結婚的年紀,同家族的弟弟,年紀小一些的叔叔輩兒提親,娶親都少不了我爸,他需要作為家裏的長輩前往,把控整體事宜,安排各項工作的展開。當然,還是少不了那一身皮夾克,皮夾克可能會帶給他一些莊重和自信吧。
我自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外工作,生活,每年會回家一到兩次。每次回家,都需要爸爸開車到機場接,爸爸言語不多,簡單問候幾句,接過箱子,走在前面,我跟在後面,還是那件熟悉的皮夾克,只是顏色斑駁了些,陳舊了些,爸爸的鬢角白發也更多了,背部有一些佝僂了。爸爸老了。
皮夾克對於一個五十多歲的男人意味著什麽,如果我問我爸為什麽總穿皮夾克,他可能也答不上來。
在我看來,主要還是因為保暖和版型好的緣故。更多地,也許,每個年代有每個年代的潮流和記憶,而這穿皮夾克的三十多年,是我爸的黃金時代。
為什麽年輕人穿皮衣的越來越少了?
「我不能選擇怎麽生,怎麽死,但我能決定怎麽愛,怎麽活,這是我要的自由,我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