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時尚

又一知名品牌宣布閉店!產品賣得貴又沒名氣,買手店正在被消費者拋棄?

2024-07-11時尚
中國商報(記者 陳晴)買手店在受到消費者歡迎的同時,也迎來不小的挑戰。繼香港老牌買手店品牌JOYCE位於上海恒隆廣場的門店在2023年1月關閉後,近日,英國時裝買手店Machine-A也關閉了其位於上海的旗艦店。買手店生意日漸式微?
年輕人正在探店。(圖片由CNSPHOTO提供)
買手店接連關店
此次關閉的英國時裝買手店Machine-A上海旗艦店於兩年前開業,售賣Mugler、Yueqi Qi和Ottolinger等時尚品牌。
針對此,Machine-A創始人Stavros Karelis表示,由於零售環境嚴峻,該品牌決定不再續租,但Machine-A不會結束中國市場,將在未來探索新的營運模式,包括加強線上銷售和在其他城市開設新店,以應對市場變化和滿足消費者需求。
買手店一直被認為是較難經營的商業模式,老牌買手店更是日漸式微。2023年1月,香港老牌買手店品牌JOYCE關閉了其位於上海恒隆廣場的門店,該店是JOYCE在內地的最後一家門店。更早之前,來自義大利的10 Corso Como也黯然結束中國市場。
不久前,歷峰集團旗下高端電商平台Net-a-Porter被傳將結束中國市場。據悉,該平台也是采用買手制經營模式。
「采用買手制經營,在品牌價格上沒有更多的協商空間。」時尚領域專家張培英對記者表示,買手店更多是以引進、銷售國外小眾品牌為主,最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國外品牌選擇在國內電商平台入駐,使得買手店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小。他認為,買手店引進的一些小眾設計師品牌產品往往都是定位高端,價格超千元甚至可以媲美高端消費品。但小眾設計師品牌的地位不及高端消費品牌,很難形成一批忠實客戶,也因此更容易被購買力緊縮的消費者拋棄。
市場機遇仍在
部份買手店選擇結束,但仍有一些買手店的生意看起來還不錯。北京SKP開設的SKP Select買手區引入大量設計師品牌。記者走訪看到,周末店內客流量不斷。消費者梁女士對記者表示,店裏很多選品都是自己喜歡的風格,一些品牌的某些款式只有這裏能買到,所以會經常光顧。
張培英表示,SKP商場自身就有很大的客流量和強勁的銷量表現,以及多年積累的營運能力,很容易吸引更多的品牌與其進行合作。
買手店的生意一直有人在做,轉型後的東安市場就成了一家國際買手制百貨店。記者走訪發現,時下正熱門的潮流品牌、獨立設計師品牌和高端消費品牌在店內都能找到。去年,百聯股份旗下精品集合買手店the bálancing全新門店在上海環貿iapm拉開帷幕。
此外,在過去幾年,小眾設計師品牌的興起帶動買手店潮流興起,Looknow等本土買手店品牌也在迅速擴張。除了北京和上海等一線城市外,連鎖買手店在武漢和重慶等地也接連落地。
「好的買手店還是值得多逛的,總是能淘到意外的好物。」消費者張女士告訴記者,一些買手店雖然好逛,但自己也有困擾。同樣一件產品,在不同渠道的買手店價格差竟然達400多元。「每次逛買手店看中的商品,都會線上上線下多平台比較後再購買。」張女士說。
考驗多重能力
有人關店,有人繼續開店,這無不說明,買手店這門生意可以做,但關鍵在於怎麽做才能做好。
在張培英看來,買手店更突出強調創始人和買手們的審美能力,以及掌握稀缺資源的能力。同時,在不同城市,消費者的審美喜好也不盡相同。所以對於買手們來說,要同時擁有獨特的審美和選品能力,並能在復制過程中擁有因地制宜的改造能力。
記者註意到,如今的買手店,除了熱衷引入國際時尚小眾品牌外,還致力培養與支持中國本土設計師。
張培英認為,引進本土設計師品牌,一方面可以讓沒有資源和財力開設線下門店的設計師品牌擁有一個展示的視窗;另一方面也能為門店帶來更多新品牌,形成聯動效應。
線上線下聯動,正成為買手店的一大趨勢。一些買手店除了開設線下門店外,也開始在各電商平台開設店鋪。業內人士建議,買手店線上下開店要更加註重消費體驗,比如將店鋪內裝做得有特色,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審美,將門店變為高流量池。
還有業內人士表示,對於買手店而言,考驗的就是買手們如何能夠長期洞察消費者的喜好叠代,擁有防止門店「落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