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慣性從哪來?從過去的習慣當中來。
如果當下就覺得很享受,當下就覺得很自在,當下就覺得很舒服,時間久了,身上的氣質自然是這個樣子的。所以別人看上去就是那麽的灑脫自在,這是長期所形成的。反之,如果每天總是不知足,總是生活在抱怨當中,就活在了抱怨的世界裏。
我們看似好像生活在一個地方,實則千差萬別,每個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這個取決我們的心,取決於我們的想法,取決於我們的行為。時間久了,我們的心,我們的想法,我們的行為,我們所做的事情,我們所接觸的環境,就會給我們營造一個世界。每個人生活在自己營造的這個世界當中,形成了獨特的屬於自己的氣,也就是自己所生活的那個世界。
所以說這一年【道德經】講下來,我們更多的是希望大家可以松弛,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自在,可以讓我們享受在當下的生活狀態當中。時間久了,發現好像無論做什麽事情,都是那麽的享受,都是如此的自在,都是如此的灑脫,這個是我們這個階段給自己營造的世界,這就是【道德經】講的「小邦寡民」的狀態。我們可以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無論在任何一種狀態下,無論我們吃著什麽、喝著什麽,正在工作、帶孩子或者走在路上,我們都是這樣一種輕松自在的狀態。
我們觀察不同的人,看到他們的生活,仿佛就知道了他生活在什麽樣的世界當中,真的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