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哲思,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
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左傳】中曾言:「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除了行動,還在於是否具備長遠的眼光和目標。
行大事,必須要有長遠眼光,當下的思想和行為都在為未來鋪路。
把目光放長遠,才能「一覽眾山」,克服路上的坑坑窪窪,最終實作人生價值。
1
深耕自己的能力
一個人要成事,必要有持續深耕的能力,遇事不亂,堅持不懈。
這不僅僅意味著我們要不斷精進自己的專業技能,更需要對自我潛能深度挖掘、全面開發。
唯有不斷地投入,才能保證自己永遠處於不敗之地。
深耕能力,並非廣泛地涉獵多個領域,而是綜合自己的工作內容、專業、興趣點等因素,找出最能潛下心來的那個領域。
從沈沒成本的角度分析,投入時間最多的領域,就是我們最容易取得成就的領域。
很多人沒有獲得成功,並不是因為他們情商低、智商低、能力差,而是因為他們總是見異思遷,沒辦法在一個領域深耕下去。
與其做一只蜻蜓,總在水面淺嘗輒止,不如做一只魚,暢遊水底,體會水下的大千世界。
找到熱愛的事情,持續深耕下去,才能不畏風雨,行穩致遠。
任他風雲變化,躬身深耕者,人生下半場,將以王者之姿入局。
2
修煉自己的心性
【論語】有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人活著,重在修煉一顆心,修磨一顆強大的內心。
只有讓心活得明朗了、透徹了,就會明白人生當中的得失和成敗,都要學會順其自然。
坦然地接受、勇敢地接納。在逆境時保持勇氣和信心,在順境時保持克制和清醒。
陶淵明29歲出仕,歷經了5次做官又辭官的起伏職場經驗,這其中的辛酸和痛苦,使他看透了世態炎涼。
可就算面對如此動蕩又復雜的職場生活,他依然做到為官清廉,做事端正。
甚至在被惡意中傷和蓄謀嫁禍後,陶淵明還是秉承著為人的正直初衷,最終選擇過上了一種田園生活,成為後世所敬仰的田園詩人。
他在【歸去來兮辭】中寫道:「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保持住好心態,寄情山水,快活逍遙。
真正厲害的人,哪怕歷經萬難,也能靠自己的心態、心性、心境挺過去,抵住風雨,蹚過泥濘,繼續向前。
修一顆好心、善心、強心,安頓好靈魂,慢慢走上事事如意的人生軌域裏,活出積極的人生風景來。
3
提升自己的格局
清代陳淡然曾在【遷都建藩議】中寫道:「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者,不足謀一域。」
不從長遠角度思考問題,就難以謀劃周全一時之事;不以全域利益考慮問題,就難以籌謀得當局部之事。
格局,是一個人的胸襟、眼界和抱負的綜合體現。
擁有大格局的人,能夠站在更高的維度思考問題、看待世界,從而做出更加明智、更加長遠的決策。
提升格局,需要我們具備寬廣的胸懷和深遠的眼光。
同時,還要培養有前瞻性的思維方式和戰略眼光,能夠洞察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機遇。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信念,不斷向前邁進。
格局,是「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的悲憫之心,是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也是熱心助人的利他思維。
從身邊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出發,接納自己、善待他人,從更高的維度去認識世界。
用大眼光看世界,在細微處落腳做事,往後的人生路必將走得穩健順遂。
本期編輯 | 李丹妮
©人民論壇新媒體出品
資料來源 | 富書、讀者、洞讀;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