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情感

我的後半生:從沒被人愛過的呂原,用錯誤方法真心地愛著自己女兒

2025-04-16情感

哈嘍,我是花滿蹊。人生有很多不期而遇的溫暖,願我的文字能帶給你溫暖和幸福。

原創不易,禁止搬運。

沈卓然的頭號粉絲,呂原的到來,讓沈家的生活有了很多的改變。

最好的改變,就是她鼓勵劉麗娜出去上班。

呂原阿姨來到沈家,就把所有的家務活給包圓了,她強烈支持劉麗娜出門找工作,並教育她,夫妻倆要共同進步,要不婚姻就會出現危機。

劉麗娜雖然沒有去朝九晚五的上班,但是她創業了。機緣巧合下,她發揮自己的藝術特長,做起了服裝客製的公司,並小有成就。

可以說,如果沒有呂原阿姨的鼓勵,劉麗娜現在仍然是一個在家做家務的小怨婦,每天患得患失不知所以。

呂原是劉麗娜的大貴人。她性格豪爽,樂於助人,對每個人都善良熱情。

因為她的善良,她看到沈青因為腰間盤突出,趴在地上不能動彈,就背著他送到醫院;也是因為她愛打抱不平,她和劉麗娜跨越百裏到陌生的城市,幫她要回公司的損失。

她的思想特別地正直,所以她的眼睛裏揉不得沙子,好在沈家人都是明事理的人,呂原雖然說話直,但知道她的心意是好的,所以大家都會很順從她的建議。

可是沈家人認為什麽都好的呂原,放在她女兒面前,卻是可怕的存在。

特別是她外孫女說:「姥姥不在家,我們也很高興啊!」呂原之所以住到沈家,就是和女兒鬧別扭,看不慣女兒的各種做法。但在女兒看來,母親太過強勢,所以她們經常吵架合不來。

她們母女倆究竟有什麽過節?

1、呂原的要求太過強勢

呂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她一直生活在過去的觀念裏,在她們那個年代裏,每個人都很正直,穿著打扮也很得體大方,絕沒有奇裝異服。她認為,但凡打扮出格點的都是不正經的人。

而且她在年輕的時候,經歷過背叛,所以對於女兒的婚姻,她很謹慎,對女兒耳提面命,時不時地提點。

所以女兒的第一次婚姻,很失敗。因為她聽從媽媽的教育,對老公很不放心,每天檢視他的手機、行程,老公忍受不了,就出軌了。

後來,她醒悟過來,但她仍然尊重媽媽,把她新談的男朋友,約她在酒吧見面的事情告訴媽媽,呂原立馬就炸鍋了。

在她看來,正經的男人和未來的老婆約會,都會去飯店或者商場逛逛,誰會約在酒吧見面啊?這種人一定不是好人,所以她才會罵女兒,看人的眼光不行,不願意讓他們再接觸。

但在女兒看來,對方不嫌棄她帶有女兒,還願意和她結婚,是一個有擔當的人,所以她願意為此和老母親翻臉。

呂原是一個控制欲很強的人,她在沈家,雖然是個外人,但是可以看出,但凡她看不順眼的,她都強烈要求改正。

她看到沈卓然喜好靜,不愛運動,但她覺得老年人就得多出去運動,才能有個好身體。所以她強制要求沈卓然每天必須走夠10000步才能在家歇息,完全沒想到他是70多歲的老人,在呂原看來,要學會克服困難,頂難而上。

她看到年級輕輕的劉麗娜在家裏不工作,就提出讓她去上班,不要陷入家庭的泥潭中。她聽到沈多樂打算去國外留學,就提出,現在已經過了「國外的月亮是圓的時代,」在國內混好,比去外面強。

雖然她的話有一定的正確性,可有的人就是不按常規來,總想多一些不一樣的經歷,體驗一些不同的感覺。

可是呂原就覺得,自己多年的經驗是正確的,一定要按照我說的做,你才能繞過坎坷。

呂原和外人都是如此的相處狀態,母女倆之間更是劍拔弩張,我讓你往東,你偏要往西,誰也聽不進誰的意見,所以才導致她們之間爭吵不斷。

2、呂原非常愛女兒

呂原愛女兒嗎?她肯定是愛的。

當初她老公背叛她,在那麽艱難的時刻,她依然決定帶著女兒自己生活。可以說,沒有了老公的她,是把女兒當成自己的精神支柱。每一次她熬不下去的時候,想想女兒,就又滿血復活。

女兒結婚後,聽到女兒生孩子生不下來,需要剖腹產時,女兒的婆家人不同意簽同意書,是呂原在醫院一次又一次的磕頭,才換得他們的同意,保住了女兒的一條命。

母親對孩子的愛,是天底下最偉大的愛。

在嬰幼兒時期,母親的愛是小心地呵護你成長;在青少年時期,母親的愛是教育你成才;到為人父母的時候,母親的愛是你有困難,我是你的退路。在任何時期,母親對孩子的愛,都不會打折扣。

呂原對女兒也是愛之深,責之切,所以才會在她犯錯時,大聲指責,她是恨鐵不成鋼。

我相信很多母親都經歷過那種無奈又抓狂的感覺。如果一次兩次還好,如果經常這樣管東管西,就太過窒息。因為她自己經歷過坎坷,所以就把自己的經驗強加在女兒頭上。

讓她找物件就找像沈卓然那樣溫文爾雅的文化人,讓女兒穿衣服正經點,不讓塗指甲油,吃冰淇淋……。還要求她們一定要聽從自己的安排,這樣強勢的愛,她女兒當然會反抗。

很多人就是如此,父母越是不讓做什麽,他們偏要去嘗試一下,只有在經歷過,驗證過,才會覺得父母是對的。人嘛,就是不撞南墻不回頭,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立馬學乖。

3、

聽過這樣一句話:「一個強勢的母親,輕則讓一個家庭雞飛狗跳,重則家破人亡。」

呂原在對待女兒和外孫女的強硬態度,讓女兒已經產生逆反的心理,從小相依為命的女兒,越長大越是想要逃離這個窒息的家。

沈卓然勸說:「有時倆人無法溝通,不要只說對方,要多從自己身上找找問題。」

其實我是很心疼呂原的,因為她沒被愛過,所以她並不懂得如果去愛別人,她也是第一次當媽媽,沒人依靠,她只能把自己一個人活成千軍萬馬,這樣才不會讓人欺負,才能更好地保護女兒。

可是她的經歷,並不代表孩子的經歷。

呂原現在要做的就是學會課題分離。你的生活是你的,女兒是女兒的。你可以在女兒困難的時候,適當地給予幫助,但是她的人生課題,還是交給她自己來解決。

你看大結局的時候,呂原改變也很多,不再那麽強勢,孩子也跟她相處很好,這就是進步,也是一個家庭的幸福的秘訣。

現在很多家長都學不會課題分離這個知識,只是一味地去幹預孩子的生活,把他們想要探索世界的欲望都給泯滅了。

孩子的成長就是一個不斷經歷挫折,不斷開悟的過程。只有經歷過,才知道事情怎麽做,才能真正地長大。如果父母不放手,孩子不會真正成長,還可能斷送你們之間的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