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以它優雅的藍白相間而聞名,仿佛將大自然的清幽濃縮成瓷器上流動的畫卷。然而,要從青花瓷的萬千「兄弟」中挑出真正有價值的,可不簡單。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挑青花瓷的那些「門道」,不看年份,不註意細節?您這青花瓷,怕是撿漏撿不成,反倒撿了個坑!

清中晚期山水人物燭台一對
年代:古董還是仿品?看出「歲月」的痕跡
第一步,要看瓷器的「年齡」。青花瓷的輝煌歷史始於元代,明清達到了巔峰,民國時期也是寶物多多。青花瓷的制作工藝在不同年代略有不同,尤其是在細節的表現上非常考究。元代的青花瓷,以厚重的胎體和色彩濃艷的藍色聞名,藍色發黑是常見特征。而到了明清,顏色清雅、線條細膩,特別是康熙和雍正時期的青花瓷,可以說是青花瓷的「黃金時代」,白釉的純凈度和藍色的優雅幾乎無出其右。

晚清青花花鳥紋將軍罐

晚清青花花鳥紋將軍罐

晚清青花花鳥紋將軍罐
那麽問題來了,怎麽判斷年代?首先,可以借助專業檢測工具來測定燒制年代,不過這項技能和工具還是留給專業鑒定師吧。對於我們普通藏友來說,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青花瓷特征是入門之道。多看、多學,從器型、色澤、釉色等特征去分辨,了解每個朝代的獨特風格,熟悉久了,自己也能慢慢「煉」出火眼金睛。
看細節:一花一世界,紋路中自有玄機
想挑對青花瓷,細節決定成敗。先看花紋,青花瓷的花紋並非一成不變的簡單圖案,而是有講究的圖案布局和象征意義。元代青花常見蓮花、龍鳳圖案,象征皇權和長壽;而明清時期的青花瓷,圖案更多樣,如雲龍、花卉、八仙過海等主題。

清中晚期道光青花八仙人物鐋鑼洗

清中晚期道光青花八仙人物鐋鑼洗
特別是康熙、乾隆時期的青花瓷,圖案繁復,細節豐富,堪稱精品。這裏提醒各位,一件真品青花瓷的紋路細致入微,隨便拿個仿品來湊數,細節一看便知真假。再看瓷胎,元代厚胎顯厚重感,明清逐漸趨於薄胎精致,胎釉的質感也從粗獷變得溫潤,層次豐富。
再看釉色:不一樣的白,才有真「青花」
釉色,是青花瓷的「皮膚」。「白如玉」是優質青花瓷的標準之一,不同朝代的白釉呈現出不同的光澤和質感。元代青花瓷的釉色偏淡灰白,而明清時期的釉色則更加晶瑩、細膩。通常來講,明代的釉色白而不膩,而清代的釉色則溫潤如脂,是鑒賞中的一大亮點。

康熙外冬青釉內青花魚藻紋盤

康熙外冬青釉內青花魚藻紋盤
不僅是白色的釉,還有藍色的濃淡變化也至關重要。頂級青花瓷,藍色的濃淡層次分明,圖案在瓷器上仿佛立體浮動。那些顏色單一、層次不分的青花瓷,多半是假貨無疑。
收藏市場:「大熱」也要小心別「走眼」
說到青花瓷的收藏市場,真可謂熱度不減,特別是一些朝代的精品青花瓷更是備受關註。市場上的青花瓷,價格波動大,尤其元、明清的正品,價格往往高得離譜。但在收藏界,青花瓷仿品也不少。許多高仿青花瓷做工精細,甚至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為避免踩坑,入手前建議多看展覽、去博物館「對對眼」,讓自己更熟悉青花瓷的特征,這樣才能在市場中看得清楚明白。

清早期康熙青花鳳穿牡丹折腰洗

清早期康熙青花鳳穿牡丹折腰洗

清早期康熙青花鳳穿牡丹折腰洗
青花瓷的魅力何在?
青花瓷不只是收藏的古董,更是藝術的載體,每一件都承載著一個時代的技藝與審美。挑青花瓷,看似簡單卻耐人尋味。在這個魚龍混雜的市場裏,想要淘到真寶貝,還真需要一點「眼力」!
那麽,您心動了嗎?
部份圖源網路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