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番茄聊八卦 素材:王建國
(本人用第一人稱寫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節有所演繹,請勿對號入座!)
現在的人常說,老物件就是廢品,可我卻不這麽認為。在我們這個小縣城,就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讓許多人對老物件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我是王建國,今年38歲,在縣城一中教語文。從小跟著外婆長大,她是我們鎮上有名的繡娘,在老一輩人眼裏那是一把好手。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捧著一個老櫃子,裏面放滿了各種布料。她常說:"建國啊,這布料可有講究了,粗細、手感、紋路,哪一樣都不簡單。"那時候我就坐在她跟前,一塊一塊地學認布料。
前些日子外婆走了,享年86歲。分遺物那天,我那在市裏開服裝店的表姐張麗翻出了外婆櫃子底下一塊老布,皺著眉頭說:"這破布都泛黃了,還打了修補程式,扔了吧!"
我趕緊接過來看,雖然是有些舊,但布料質地很特別,邊角還繡著一些暗紋。這讓我想起外婆生前總把這塊布放在最底層,而且每次整理櫃子,她都要拿出來摸一摸。
"表姐,這布留著吧,好歹是外婆的遺物。"我說。
"留著幹啥?占地方!現在這年頭,誰還留這些破爛玩意兒。"張麗一邊說,一邊要搶過布料。
就在我倆爭執的時候,外婆生前的老姐妹、鎮上的李裁縫過來幫忙整理東西。她今年86歲了,走路還得拄拐杖。
"這是啥布料?讓我老眼睛瞧瞧。"李裁縫顫巍巍地接過布料,剛一碰到,整個人就楞住了。她的手明顯顫抖得更厲害了,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那塊布,嘴裏喃喃道:"這...這不可能..."
"李奶奶,您認識這布料?"我好奇地問。
李裁縫沒說話,只是用顫抖的手摸著布料上的暗紋,眼眶漸漸紅了。過了好一會兒,她才擡起頭,看著我說:"建國啊,你外婆她...唉,這裏面的故事說來話長..."
可就在這時,趁我們說話的功夫,張麗竟然一把搶過布料,直接扔進了院子外的垃圾桶。"李奶奶,您別管這些了,一塊破布而已,哪有什麽故事?"
我氣得不行,可等我跑出去找時,垃圾車已經把垃圾拉走了。
李奶奶站在院子裏,望著垃圾車遠去的方向,突然說了句:"你們知道嗎,這塊布,可是沾過血的..."
這話一出,在場的人都楞住了。
"什麽血?李奶奶,您這話什麽意思?"我連忙問道。
李奶奶深深地嘆了口氣,拄著拐杖慢慢走到院子裏的老槐樹下坐下。"建國啊,你外婆她不是一般的繡娘。1952年那會兒..."
原來,1952年的時候,我們鎮上還藏著一夥土匪,他們經常下山禍害百姓。那時候,外婆才20歲出頭,是鎮上有名的繡娘。
"你外婆啊,年輕時可漂亮了,但她心裏頭可有主意了。"李奶奶說著,眼神裏透出一種特別的神采。
原來,外婆是當時暗中配合公安圍剿土匪的聯絡員。她借著繡花做掩護,把一些重要情報繡在布料上,用特殊的暗號傳遞訊息。那塊布,就是當年用來傳遞最後一次圍剿行動的信物。
"那天晚上,你外婆冒著生命危險,把這塊布料送到指定地點。可沒想到半路遇到了土匪頭子的心腹。那混蛋想對你外婆用強,你外婆就跟他拼命,這布料上的血,就是那天晚上的..."李奶奶說到這裏,聲音哽咽了。
聽到這裏,張麗的臉色變得煞白。"怎麽...怎麽會這樣..."
"後來呢?後來那些土匪怎麽樣了?"我急切地問道。
"第二天,公安就把那窩土匪一網打盡了。你外婆立了大功,可她從來沒往外說過。那塊布料,她一直留著,說是要提醒自己永遠記得那段歲月。"李裁縫說著,眼淚啪嗒啪嗒地掉下來。
"完了完了..."張麗一下子癱坐在地上,"這麽重要的東西,我..."
我也呆立在那裏,心裏五味雜陳。外婆生前從未提起過這些事,可她偷偷保存了這塊布整整70年。這那裏是一塊普通的布料,分明是一段埋藏了70年的英雄往事啊!
這時候,李奶奶又說話了:"其實,這布料還有一個秘密..."
人們都抻長了脖子。
"布料背面的暗紋,是當年那夥土匪的秘密據點位置圖。你外婆臨終前告訴我,山裏可能還藏著那夥土匪的贓物..."
這話一出,張麗"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姑...姑媽..."她哭著說,"我真不知道..."
後來,我們報告了公安機關。在李奶奶的指認下,他們真在那個位置找到了一些當年土匪窩藏的物件,其中還包括一些珍貴的文物。這些東西,現在都被收進了縣博物館。
如今,每當我路過縣博物館,總會站在那個展櫃前發呆。展櫃裏,那塊布料被裝裱得很精致,旁邊還有一張我外婆年輕時的照片。照片上,外婆穿著布衣,手裏拿著繡花針,笑得那麽美,那麽堅定。
那麽,大家說說,在這個追求時尚的年代,那些看似陳舊的老物件,是不是真的就一文不值?那些褪色的布料、爬滿銹跡的鐵器、磨損的家具,會不會也藏著像我外婆這樣驚心動魄的故事?我們扔掉的,是不是僅僅是一件舊物,還是一段不應被遺忘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