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這位"第一老帥哥"逝世!作品影響了莫言、蘇童、余華等一代作家!

2025-04-15文化

據媒體報道, 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利奧·巴爾加斯·略薩(Mario Vargas Llosa)於當地時間4月13日在秘魯利馬逝世 ,享年89歲。

略薩於1962年 出版了首部長篇【城市與狗】,作品也拉開了「拉美文學爆炸時期」的序幕 ,與哥倫比亞作家馬奎斯、墨西哥作家富恩斯特、阿根廷作家科塔薩爾 一起成為拉美文學爆炸時期的主將


略薩代表作還有【綠房子】【酒吧長談】【公羊的節日】和【世界末日之戰】等。


略薩的兒子艾爾瓦羅·巴爾加斯·略薩在社交媒體X上宣布了這個訊息


略薩的兒子

艾爾瓦羅·巴爾加斯·略薩

在社交媒體X上

分享的家庭聲明中表示

⬇️⬇️⬇️

「我們懷著沈重的心情宣布,我們的父親馬利奧·巴爾加斯·略薩今天在利馬安詳去世,身邊陪伴著家人。」這位作家的三個孩子補充說,不會舉行公眾儀式,但他們將進行家庭告別。


略薩與中國的不解之緣

略薩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便已成名,而他真正被中國學人關註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上海【外國文藝】雜誌1979年第6期刊發題為【秘魯作家略薩及其作品】的文章,介紹了略薩的成長歷程,並對其作品【城市與狗】【潘達雷昂上尉和勞軍女郎】【胡利婭姨媽和作家】作了評述。

上海【外國文藝】雜誌1979年第6期目錄

略薩的作品引進中國後

影響了

莫言、格非、蘇童、余華、葉兆言

等一大批中國作家



2011年6月14日、17日上午,他分別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做了相同內容的題為 「一個作家的證詞」的演講 ,在眾人灼熱的目光「審視」中,為自己心中的文學做著「證詞」。


14日下午,他在上海戲劇學院新空間劇場,參加「閱讀的贊頌——略薩作品朗讀會暨文學交流會」,現場朗讀了他本人最喜歡的作品【酒吧長談】片段,並與作家葉兆言、孫甘露及讀者對談、交流。

得知自己被稱作「世界作家中的第一老帥哥」,他笑得不行,說:早知道的話,就搬到中國生活了。


關於這次中國行

略薩寫信致中國讀者

⬇️⬇️⬇️

「我從來沒想到我寫的故事能到達如此遙遠的地方,亦即從我兒時起似乎就構成我夢境中一部份的國家,也是我心目中非現實景物組成部份的國家,就如同我在歷險故事中讀到的那許多奇異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國家一樣。現在我知道了,中國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非常強大的國家。在她的眾多人口中,有一些讀者與我共同分享在我的小說中創作的那個神奇的世界,這對我花費了那麽多時間、付出了那麽多努力寫的故事和長篇小說,是一種莫大的補償。」


略薩的一生

對於這位拉美

最重要文學巨匠的一生

也授權以用10個關鍵詞來概述

⬇️⬇️⬇️

軍校

「在萊昂西奧·布拉多(軍校)的兩年是相當艱苦的,我在那裏度過了一些可怕的日子,特別是我被罰留在軍校的那幾個周末……在那灰色的日日夜夜裏和悲傷的薄霧中,我讀書和寫作的勁頭是前所未有的,而且開始成為一名作家了。……另外在那裏,我發現了我出生的這個國家是個什麽東西……用縮小的方式復制了秘魯種族和地區的差別。」

記者

「四年級和五年級的第二學期之間,我在【新聞導報】工作的三個月,給我的命運造成極大的混亂。在報社裏,我的確學到了什麽是新聞學,了解了在那之前對我是個未知數的利馬,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過了放蕩不羈的生活。……那年的3月28日我才16歲。」


胡利婭姨媽與表妹

「我19歲的時候,跟一位的確名叫胡利婭的女士結了婚,她比我歲數大,是我的親戚:我舅媽的妹妹。當時她來秘魯探親,我們就產生了狂風暴雨式的愛情,主要線索在我那部小說裏都出現了。」「巴蒂裏西婭是秘魯人,是我的親戚、我舅舅的女兒。在巴黎生活的時候,我正在索邦上學,於是,我倆之間產生了柏拉圖式的愛情。」

秘魯與西班牙

「我從來都不是政治流亡分子。從1958年至1974年我們留居國外。」「秘魯永遠在我的心中,因為我在那裏出生、成長、接受教育,在那裏度過了我的童年和青年時光,在那裏形成我的個性,樹立我的誌向,我在那兒愛過、恨過、享過福、遭過罪、做過夢。……我像熱愛秘魯一樣熱愛西班牙,我欠這個國家的恩情,與我需要向它表達的感謝一樣多……在我險些失去我的秘魯國籍時,西班牙給了我第二個國籍。幸虧我最後不必在做秘魯人和拿西班牙護照間進行抉擇,因為我認為西班牙與秘魯就像一件事物的正反兩個方面,這不僅僅是對我個人而言,也是對兩者的歷史、語言和文化之間的緊密聯系而言。」

寫作

「我寫作,因為我不快樂,因為寫作是一種對抗不快樂的方式。」

文學與自由

「如果沒有小說,我們將不會意識到自由對生活的重要性,也將不會意識到某個暴君、某種思想體系或某個宗教正在踐踏自由,企圖將我們生活環境化為地獄的事實。文學不僅令人對美與幸福產生向往期待,同時也警示我們應與一切壓迫的暴行進行鬥爭。」

攝於1970年代的巴塞隆納,秘魯作家略薩(左)、智利作家荷西·多諾索(中)和哥倫比亞作家馬奎斯(右)各攜妻子合影。

參選總統

「我們可以反思一下秘魯自1968年以來的模式。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重建我們這些年來為之努力奮鬥的東西:自由化改革和建立真正的市場經濟。而秘魯的政治文化是造成這次席卷全國的危機的魁首,我們更應對其進行改善。這些原因讓我克服了自己的保守,參與到政治鬥爭中——說到底,這是個非常天真的幻想。」


拉美與軍事獨裁

「拉美的悲劇在於,我們這些國家在歷史的不同時期,都曾經發生過分裂和投入到內戰之中,都發生過對群眾的鎮壓或者大規模屠殺。」 「武裝部隊對政治的幹涉是災難性的,我們拉丁美洲在或長或短的時間裏都屈從過那種會成為軍事畸形的東西。」


諾貝爾文學獎

「我將會一直從事寫作到生命結束。我不認為,諾貝爾文學獎會改變我的一切。也許影響的是我的片刻生活。」


與馬奎斯愛恨情仇

巴爾加斯·略薩先是以賈西亞·馬奎斯為題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論文,後又對馬奎斯老拳相向,造成二人絕交。哈佛大學的荷西·拉巴薩說,當年二人大打出手的時候,他在現場。他說,「最根本的分歧是政治的」。所以根本不是媒體「津津樂道」的桃色八卦。

小坊福利

有機會獲小坊送出的禮品

坊友們千萬別錯過!

來源:新聞坊綜合上觀新聞、齊魯晚報、澎湃新聞、瀟湘晨報、揚子晚報

編輯:康令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