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的夜晚,上海美琪大戲院前廳排起長隊。在此駐演的倫敦西區原版音樂劇【SIX】(【六皇後】)開場之前,不少觀眾都在購買一款特別的甜品——音樂劇與月樂詩的聯名款迷你六球冰淇淋,紫色包裝上印著醒目的皇冠標誌。「每個球對應不同的皇後,六種顏色有六種口味,親測焦糖口味最好吃……要誇一誇【SIX】的周邊,真的儀式感拉滿。」00後劇迷Aurora在小紅書分享她的體驗,冰淇淋在手中融化,期待值卻持續攀升。記者獲悉,【SIX】在滬開演至今,僅美琪大戲院前廳的冰淇淋攤位銷售額已近10萬元。
音樂劇的聯名款不只有冰淇淋,在不遠處的黃浦江上,一艘被紫色燈光籠罩的「SIX上海之星」主題遊輪正破浪而行。這座「漂浮的皇後樂園」自6月6日啟航以來,將連續七天每晚載滿劇迷暢遊江面。首航日當天,船艙內專業DJ打碟聲與觀眾合唱聲交織,甲板上發光的巨型紫色皇冠成為拍照熱點。「音樂劇看完了不夠盡興,繼續上船續攤,這樣的體驗真的太上海了!」專程從南京趕來的大二學生陳雨在朋友圈曬出九宮格,收獲近百個點贊。
透過劇場內外的多業態聯動,【SIX】正在持續釋放「票根經濟」效應。據演出方統計,目前購票觀眾中超過40%來自上海以外城市,25歲以下年輕群體占比超50%。而隨著暑期旅遊旺季的到來,該比例預計將繼續走高,助力滬上文旅消費持續升溫。
紫色票根啟用上海消費地圖
一部音樂劇與一座城可以激蕩起怎樣的化學反應?市場反響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明。【SIX】首輪8場近萬張門票開票當日即告售罄,而在滬持續兩個月的64場駐演場次預計將吸引觀眾逾8萬人次。這其中,遊客貢獻的「劇遊消費」尤為可觀——機票、酒店、餐飲、購物等形成完整的消費鏈條。
一部音樂劇,如何成為一種上海限定的生活方式?一張小小的【SIX】紫色票根,成為開啟城市消費場景的鑰匙。美琪大戲院周邊近20家餐飲商戶加入聯動網路,可以憑當日票根在周邊商圈獲得停車優惠或餐食福利。「以前看完演出餐廳都打烊了,現在憑票去火鍋夜宵主題店還能打折。」心細的上海劇迷趙雯還發現,觀演票根在上海恒隆廣場可兌換一小時停車券,還能在靜安瑞吉酒店餐飲部享受8折優惠。
等待【SIX】開演時,觀眾可以在前廳品嘗聯名款六球冰淇淋,或是在美琪劇場內的酒吧喝上一小杯。散場後,如果還沈浸在皇後們的故事中意猶未盡,不僅可以在劇場前廳隨著音樂「蹦迪」,還可以去隔壁只有數米開外的不眠之夜·曼德雷酒吧,憑演出票根兌換專屬Shot(子彈杯)一杯。「蹲一個觀劇後去曼德雷酒吧喝酒的搭子」「有沒有晚上一起去拍照打卡的姐妹」……社交媒體上,不少劇迷分享著「羊毛指南」,相約要把觀劇聯名款都一網打盡。
劇場內外見證台上台下雙向奔赴
「每次演出將要結束時,我總能看到第一排的上海觀眾熱淚盈眶。我很受觸動,聯想到如果我是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在台下觀看這部音樂劇,演出之後它會對我的生活有什麽影響。」不久前,【SIX】舉行了中國首次粉絲見面會,國際巡演的11位卡司(主演)深有感觸,安妮·博林的扮演者伊娜·特雷斯瓦萊斯動情地表示,主創們想帶給大家的不僅僅是六位皇後的故事,還希望觀眾們能夠思考如何對待周圍的女性、自己的姐妹、母親或者女兒,如何活出更有意義的人生。
其他卡司們也在上海收獲了滿滿的愛。「超級替補」伊茲·福姆比·傑克森說:「大家的哭泣和笑聲都對我們很重要,把六個皇後的故事帶到上海,我們覺得很幸運。」凱瑞維斯的安娜的扮演者漢娜·維多利亞表示:「在舞台上看到觀眾揮舞著熒光棒,讓我們覺得特別開心。」凱瑞維斯的安娜/凱瑟琳·霍華德扮演者倫·桑托·奎恩透露:「每天都能看到大家的一些二創,無論是海報、手繪還是裝扮,都讓我們覺得很幸福。」
就像制作人肯尼·瓦克斯強調的,【SIX】打破了傳統觀演形式,「觀眾是這場演出的第七個主角」。如今在上海,這種參與感已突破劇場物理邊界,有了更多新的開啟方式。比如「SIX上海之星」主題遊輪就將音樂劇的紫色風暴引向了黃浦江。6月6日首航當晚的「皇後之夜」派對,船艙變身為移動舞台。在專業DJ的打碟聲中,音樂劇迷們隨著劇中熱門曲目的旋律縱情歌舞,其中大多是用心打扮的姑娘們。「我從來沒有想象過,可以一邊欣賞浦江兩岸的景色,一邊隨著劇中的音樂合唱、跳舞,這真的太幸福了。」為了【SIX】專程從南京來上海看戲、遊玩的陳雨,在甲板上對記者露出滿意的笑容。
「年輕觀眾會因為喜愛一部作品,購買所有的IP聯名產品,去餐廳酒吧聊劇情到天亮,也會因為一句台詞,翻山越嶺去感受劇中的場景。」上海文廣演藝集團總裁馬晨騁表示,「SEE YOU IN SHANGHAI上海見!」駐演品牌的目標,就是用優質演藝IP驅動周邊業態,為廣大觀眾提供更廣泛的沈浸式商旅體驗。「不論是劇目本身為城市帶來的文化向心力,還是周邊配套文旅聯動升溫的城市影響力,都見證和夯實著上海作為亞洲演藝之都的文化軟實力。」
原標題:【申城爆款音樂劇【SIX】持續釋放「票根經濟」效應】
欄目主編:邢曉芳 文字編輯:李婷 圖片來源:文廣演藝
來源:作者:文匯報 姜方 張瑋(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