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的抽屜就是個藏寶庫,哪怕是破銅爛鐵,只要合眼緣,也會被我們撿回來收藏起來。
小時候撿的最多的東西大概就是石頭了。
顏色好看的、造型新奇的、摸起來光滑的,只要喜歡,就會當成寶貝收入囊中。
在之後的幾天時間裏,我們每天都會做的事情就是盤它,盤、盤、盤,再盤。
地上有一根其他小朋友玩膩了的滑石筆,只剩下短短的一截。我們的眼睛瞬間亮了,趕緊跑過去撿起來握在手裏。
先在地上畫一個「老丁頭」,再畫花仙子,之後開始和小夥伴玩「天下太平」、「跳格子」,半截滑石筆帶來的快樂無窮無盡。
還記得小時候老師手中的那枚快如閃電的粉筆頭嗎?
「嗖」地一聲飛過來,「啪」地一聲落在了前座男生的數學課本上。
女孩子有時會偷偷拿一截白色的粉筆,塗小白鞋上的汙漬。
雖然夾頭發,卻仍是我們的寶貝。
反正頭發多,who怕who?
高飽和度的顏色最能吸引小時候的我們。
「當秋天再來的時候,我要我笑著去愛去擁有,就算是再短暫的溫柔,能重逢這仁慈已足夠......」
2001年,台劇【薰衣草】熱播,劇中的薰衣草瓶一度賣得火熱。女孩子買來掛在書包上,或是放在桌子上,視野裏的一切都變得溫馨浪漫。
後來的香水雖然清雅別致,卻一直未能幫我們找回小時候得到第一瓶香水時的幸福感覺。
小時候總感覺用它削出來的鉛筆格外好用。
小時候一疊就是一下午。
尤其到了寒、暑假,基本幾天就能疊滿一瓶子。
一件不起眼的小物很快就能在小學生之中流行起來。
女孩子們坐在一起玩沙畫,塗好後,比誰塗得更好看。
小時候的12色蠟筆,第一次見到的時候還以為這是蠟燭。
金黃色的那支我們總是格外愛惜,不舍得借給任何人,生怕筆尖被染臟,畫出來的顏色不漂亮。
後來有生產商推出了水彩筆補充裝,可以把彩色墨水灌進海綿裏,依然是金黃色的墨水用得最快。
手鐲、頭箍,每一件都愛不釋手。
自然課材料包為那時的我們開啟了探索新世界的大門。
發新書的那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開啟材料包,看看裏面有什麽新玩意兒,再挑幾件好玩的提前擺弄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