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對於恩格斯晚年展現出的不同思想面向有著不少爭議,由此產生了一個割裂甚至矛盾的恩格斯形象。恩格斯晚年所展現出的不同理論面向有其內在統一性,即資本主義時代主題的變化。馬克思和恩格斯沒有將自由競爭時期的資本主義看作永恒狀態。
馬克思去世後,面對已經表現得較為充分的壟斷資本主義特征,恩格斯分析其成因,出版【資本論】第三卷,展現這部著作的時代價值。面對壟斷資本主義時代世界體系的變化,恩格斯透過調研美國確證了世界重心將會迎來從歐洲向北美的轉變,透過觀察俄國的變化實作了對「跨越論」的發展。面對時代變化帶來的對歷史唯物主義的質疑,恩格斯透過「歷史合力論」予以回應,在時代變化中堅守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方法而不是教條,其科學性要求我們將其作為活的靈魂來看待,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時代化發展。
楊與時 【哲學研究】2025年第3期
同見社會科學報文摘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