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音樂劇【南孔】即將登陸濰坊 演繹千年聖賢史詩

2025-04-15文化

大眾網記者 魏靜 濰坊報道

2025年5月12日19:30,中國首部南孔文化題材新國風音樂劇【南孔】將在濰坊大劇院震撼上演,為觀眾帶來一場跨越時空、感受歷史溫度的視聽盛宴。

【南孔】宛如一部聖賢大宗綿延千年的光輝史詩,又似一曲家國天下禮孝仁義的浩瀚長歌。該劇總導演鐘浩為中國音樂劇協會主席,作曲家呂亮曾操刀【只此青綠】作曲,視覺總監任冬生參與過【只此青綠】【永不消逝的電波】以及話劇【浪潮】【覺醒年代】等的舞美設計,強大的創作陣容為品質提供堅實保障。

故事始於至元十九年,元世祖忽必烈查明「孔子子孫在衢州者,乃其宗子」。漢法派領袖真金皇太子為在元朝重建禮的時代,化身平民親赴江南搜賢。在此期間,真金與衍聖公孔洙結下亦師亦友情誼,還與孔洙之女柳兒互生情愫。在真金勸說下,孔洙重拾以家國天下為己任的理想,決定北歸尋機實作抱負,柳兒也決心隨父前往大都。然而在元朝朝廷,孔洙意外知曉真金身份並與強權產生矛盾,他深感欲實作心中抱負,需讓儒學從廟堂走向民間,於是在忽必烈面前大義讓爵、化官為民。回到江南後,孔洙以「南孔」族群為核心,締造出「詩禮相承,賢才輩出」的江南文化盛景。

在舞台呈現上,【南孔】充分發揮音樂劇優勢,將音樂、舞蹈、劇本和整體視覺綜合創作。既深度契合故事年代美學特征,又融入現代審美思索,無論是人物設定、情感表達,還是戲劇場景營造,都力求與觀眾同頻共振。其舞美多媒體視覺、舞台美術及戲劇場景布置,乃至音樂風格和作曲結構,都極具歷史代入感。比如上半場「思魯」這場戲,孔洙學堂裏不僅有讀書人,還涵蓋賣麻餅的餅伯、店小二等社會各階層百姓,生動詮釋「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展現儒家文脈在江南的深耕。而當孔洙大義讓爵回江南興學弘道後,舞台上會呈現出王陽明、朱熹、呂祖謙、陸九淵等一大批文學大儒,直觀展現文化盛景。

【南孔】巧妙兼顧歷史真實性與藝術觀賞性。對於這段真實厚重的歷史,創作團隊精準尋找與當代觀眾的共鳴點,將歷史真實、藝術真實與藝術觀賞性完美融合。劇中充滿濃郁中華傳統文化氣息,水亭門、思魯學堂、江南紙坊、餅攤商戶等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場景設計,宋元兩朝交替時不同文化美學的呈現,以及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有機融合,都圍繞一個「禮」字展開,集中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哲思和人文精神,讓觀眾從不同層面、角度解讀出全新文化寓意。

此次【南孔】演出現已開售,觀眾可透過濰坊大劇院微信公眾號、線下票務中心或官方渠道購票。需要註意的是,一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一米以上兒童憑票入場。這場融合歷史與藝術魅力的音樂劇,將讓宋韻文化、南孔精神走進大眾視野,傳遞「浙江有禮,中國有禮」的人文氣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