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王燕維
近日,「全球建築界最高榮譽」——普里茲克建築獎宣布2025年得主,是中國建築師劉家琨。杭州又多了一座普里茲克獎獲獎大師的作品:大運河杭鋼公園(一期)。
伴隨著這一訊息,網友們發現,杭州是一座「含普量」很高的城市。不少超出片的網紅打卡點,其實都是大師建築。社交平台上,還有網友開始推薦「打卡杭州大師建築」的遊線。

網友分享截圖
潮新聞記者查閱相關計畫資料,杭州各個區都有普里茲克獎獲獎大師的作品,除了寫字樓、住宅計畫之外,也不乏博物館、藝術中心等文化地標計畫。其中,除了市中心區域外,良渚區域和美院象山區域,都是大師建築比較集中的區域。有興趣的市民遊客,不妨選擇喜歡的文化地標,留下你的打卡照片。
中國濕地博物館
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東南角,有一座別具一格的建築,就是中國濕地博物館。它由2019年度普里茲克建築獎獲得者磯崎新設計,整個建築的設計以綠丘為表現載體,其獨特的「穹頂」設計不僅隱於濕地之中,還傲然挺立在西溪綠水之上。

中國濕地博物館 圖源視覺中國
天目裏
杭州天目裏是普里茲克獎得主倫佐·皮亞諾在中國的第一個計畫。整個計畫由17棟樓組成,歷時8年建成,匯集著美術館、書店、時尚概念店等不同功能內容的空間,被稱為杭城藝術「交流圈」。清水混凝土的建築外立面、中央庭院的鏡面水池,是年輕人來「天目裏」最愛的取景處。

天目裏 圖源潮新聞
大運河杭鋼公園
大運河杭鋼公園位於杭州市拱墅區半山西麓,總建築面積約50萬平方米,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重點計畫,也是2025年度普里茲克建築獎得主劉家琨在杭州的代表作。公園立足於大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利用,構建集文、產、商於一體的產業創新區,創新數位產業新生態,整合年輕潮流的生活方式中心,構築世界級工業文化新地標。

大運河杭鋼公園 圖源潮新聞
杭州國家版本館
杭州國家版本館,又名「文潤閣」,采用現代宋韻建築風格設計,是國內首位普里茲克建築獎獲得者王澍設計的傑作。館內不僅有豐富的版本發展歷史,還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這裏的青瓷屏風,更是遊客必打卡地點。

青瓷屏風 圖源受訪者
良渚文化藝術中心
良渚遺址東南方5公裏左右,有一處文藝青年必打卡的場所,年輕人更喜歡稱它為「大屋頂」。良渚文化藝術中心是由1995年普里茲克建築獎獲得者安藤忠雄設計的清水混凝土建築。這裏是杭州知名的文藝地標,時常舉辦文創市集、藝術展覽和戲劇演出。每年3月的大屋頂櫻花節,更是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往。

大屋頂 圖源受訪者
良渚博物院
2008年對外開放的良渚博物院,由英國建築師、建築界最高獎——普里茲克建築獎的2023年獲獎者大衛·奇普菲爾德操刀設計。博物院的設計靈感來自於良渚古城遺址中的一堆散落在地的玉錐。建築師從四個長方體體塊出發,精心打造一種五千年前文明與如今繁華社會的交融感。

良渚博物院航拍。朱成琪攝 良渚遺址管理區供圖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
在中國首位普里茲克建築獎獲得者王澍的建築作品中,中國美院象山校區無疑是最大的手筆。這裏的建築汲取了中國園林的精髓,如合苑、山、水和廊橋等元素,透過傳統繪畫的散點透視手法,使得層層疊疊的樓宇形成一組平行關系,自然地融入山水之間。

中國美院象山校區 圖源受訪者
中國美術學院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
2018年4月開館的美院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由普里茲克獎1992年得主、葡萄牙建築師艾爾瓦羅·西紮設計。作為中國首家擁有西方現代設計系統收藏的博物館,該建築呈現三角形布局,外觀主色及材料為安哥拉紅砂巖輔以法國果黃砂巖,是西紮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和美學典型體現。

博物館外立面 圖源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