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石頭本頭
過去多年,澳洲這個國家基於「戰略發展」需要,長期都采用著討好美國的外交方式,並希望以此免受「美國優先」政策的沖擊,同時還能靠著美國的庇護保護自己;由於美國將崛起中的中國視為威脅,澳洲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一邊跟隨美國、一邊維持著與中國的貿易關系。
過去GPS大行其道時,澳洲無法做出別的選擇,可當中國的北鬥橫空出世,澳洲則走上了一條「既要,又要」的白眼狼之路,只是他們的「走鋼絲」並沒有那麽容易罷了。

中國北鬥勢不可擋
回到十幾年前,2012年末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釋出會上,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發言人冉承其表示:「希望在2015年的時候,北鬥產業能夠在中國相關產業中占比15%至20%。」
結合約時期的使用數據來看,中國車載導航裝車占到750萬台,4成汽車都使用了導航功能;當時手機客戶端累計帳戶已經超過3億,平均3個人中就有一個使用了手機導航查詢位置。
從這一發展趨勢就能看出,導航和定位已經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而GPS系統卻是由美國占據的。
很長一段時間,這都是世界上技術最先進、商業最成功、套用最為普及的導航系統,美國軍用GPS更是如此,精度都能達到1公尺左右。
現代戰爭的形式早已發生了巨大變化,【軍事評論】雜誌曾直言不諱地表示:「誰能掌握衛星導航的優勢,誰就能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美國過去經常能夠打贏局部戰爭,靠得就是GPS。

中國著著眼於未來戰爭,就得大力發展導航系統,北鬥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應運而生的,也是繼美國GPS、俄羅斯CLONASS後第三個進入全球定位導航系統俱樂部的導航系統。
轉眼到了2020年7月,北鬥系統已經開通了世界服務,效能指標更為先進、執行更加穩定,中國發展的速度已然讓世界震驚。
軍事層面只是北鬥運用的一個方面,只要利用北鬥的位置服務,還可以實作精準灌溉、無人機采集農業數據、布設農業傳感器等,對於那些有大面積土地搞農業發展的國家來說,效果是極為顯著的。
套用推廣方面,中國還公布了一項令GPS汗顏的訊息:我們負責任的承諾北鬥系統向全世界,目前在向亞太地區提供免費服務,讓這裏的國家先了解和認識北鬥,真正享受到北鬥系統帶來的便利。
澳洲就享受到了這一優惠,除此以外還有南韓、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和東協的一些國家,北鬥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完全有能力讓這些國家都感到滿意。

當然,也有人在質疑衛星的問題,相關發言人則明確表示:「無論是35顆還是40顆其實都並不矛盾,北鬥系統滿星座執行角度,基本保障就是30顆便能滿足全球服務 ,為了讓系統更加穩定好用,40顆是我們的基本考慮。」
沈軍作為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對於北鬥衛星的具體使用情況是非常清楚的,他還舉了一個幽默的例子:「現在漁民透過北鬥在外捕魚,一旦在海上遇險,則可以透過北鬥終端及時發送求救訊號,一拜媽祖、二拜北鬥。」
中國的科研讓全世界多了一個選擇,並徹底打破了GPS的全球壟斷地位,可有的國家卻得了便宜還賣乖,最典型的就是澳洲。
就在他們開始使用北鬥系統後,卻幹出了一些異常活躍的事情,尤其在間諜領域。
澳情報部門的小動作就沒斷過,他們一個主要的方式便是向內地與香港特區派遣間諜人員,進行策反發展與情報搜集活動,中方執法部門也對相關間諜案件進行過調查,發現澳洲在策反華人後還會把他們送往秘密基地培訓,之後再重新派遣回中國大陸。
更為離譜的是,近些年來的澳洲間諜案並非個案,而澳洲這個國家也可以說是屢教不改。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們就有過類似舉動,中國駐澳洲使館修建的過程中,他們情報部門就在其中暗中動了手腳,建築內部還被放了大量竊聽器材,幾乎覆蓋了每層樓板。
先不說那個時候他們為何要這麽做,可今時不同往日,澳洲的小動作就壓根沒有停止過。
澳洲究竟在想什麽?
明明澳洲享受著中國崛起帶來的好處,卻對中國的崛起懷揣著復雜的心情。
他們借助中國的經濟騰飛獲得了不少經濟利益,同時又對中國有著潛意識中的敵意,這個國家政策上的意識形態導向較強,還有提升自己國際戰略地位的要求,根本不滿足孤零零地漂在島上。
緊跟意識形態相同的美國,就是他們的基本盤。

澳洲情報部門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才從幕後走到前台的,他們公開發表對某些重大問題的意見,還直接去幹預政治輿論,試圖影響決策,這也同樣說明他們不再滿足於充當美國的跟班和隨從,希望升級為「美國合作夥伴」。
所以他們在做出一些決定的時候根本不是充當「馬前卒」,而是要比美國還狠,如此情況比當年緊跟蘇聯的越南還要惡劣。
2018年時,澳洲對華為的打擊速度比美國還要快,他們不僅對華為實施了全方位禁令,同時還遊說其他多個西方國家想要讓他們效仿。
因此,他們與中國的矛盾還上升到了其他層面。
2022年澳洲國防部就指責中國軍機對他們的巡邏機展開了「危險攔截」,還說中國軍艦在東海附近導致澳洲潛水員受傷,這件事其實完全就是由澳洲單方面引起的,他們只是不斷抓住機會挑起爭端。
後來2024年5月中國軍艦在黃海附近參與訓練時,澳洲的飛彈驅逐艦三次派遣直升機來到近處滋擾,已經說明兩國在軍事安全領域層面存在較深的隔閡。

還有一個方面的原因,是澳洲的高層政客得了「被迫害妄想癥」。
尤其是在該國情報部門的眼中,中國對澳洲的「威脅」無處不在,就連該情報組織總幹事伯吉斯都公開宣稱:「澳洲正在面臨外國的滲透和威脅,在廣度、規模和目標等方面是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超過冷戰。」
雖說他們沒有把「中國」加到這段論述中,但澳洲的相關行動已經完全能夠說明問題了。
只要是和中國人有關,澳洲當局就會把事情無限放大。
2019年該國【60分鐘】欄目曾表示一個名叫王立強的27歲男子叛逃至澳洲,該男子自稱「中國間諜」,被派遣到澳洲工作;後來根據相關證據鏈分析,澳洲情報部門早已判定王立強屬於詐騙,但他們依然歪曲報道,借機炒作「中國威脅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這次也沒有給澳洲一點面子,當即公開駁斥:「澳洲不斷編造所謂的中國‘間諜案’,對澳洲的‘滲透’,無論情節多麽離奇,花樣如何翻新,謊言究竟都是謊言。」

另一邊,澳洲又是矛盾的,他們想要和中國加大貿易往來以此獲取利益,這條路反倒又在被美國封堵。
川普時期,許多有中資背景的企業被美國市場拒之門外,澳洲的投資市場環境本就對中國投資者有劣勢,制裁也會增添很多阻礙,不利於兩國關系的正常化。
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總體上維護的是「美國優先」的政策,美國想要的是小弟完全效忠與聽命,澳洲想要的是更高的國際地位,這兩者本就有沖突所在;美國按照自己的觀念重塑世界並認為自己是世界的領導者,自然處處都要優先,澳洲有個作用是充當「基地」。
也有一些澳洲政客指責美國在澳洲駐紮轟炸機的行為,還批評當局:無異於拱手讓渡主權。
澳美一體化程度過高的情況下,澳洲就會喪失軍事主權,一旦南海、台海發生了更大的戰爭風險,澳洲也難逃美國的裹挾。
想要兩頭都占本就困難,澳洲外交部長佩恩也在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我們同美國的關系很重要,也無意傷害與中方的關系。」

問題是,美國霸權主義思想下,怎麽可能讓澳洲的想法實作?
緊接著現實情況就來了,澳美「2+2」會談期間談及了很多關於中國內政的問題,還對中國無端指責。
無論怎麽樣,基於他們目前的戰略抉擇,澳洲這個國家都不可能真正「回頭是岸」。
1.北鬥系統現在沒有覆蓋全球 套用已經開始在全球推廣 中國政府網
2.14萬海外使用者「呼叫北鬥」:美國、加拿大留學生居多 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