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與其感慨歷史往事不如攪動風雲,劉基【越山亭晚望】

2024-10-31國風

越絕孤城枕海湄,越王亭下景遲遲。雲埋夏後藏書穴,草沒秦皇頌德碑。

鑿齒未馴虞禮樂,戈船猶駐漢旌旗。春風淡蕩吹普都,笑看吳鉤有所思。

古人喜歡登高遠眺,闡述人生感悟。往往在這個時候,有才華的人就會賦詩一首。比如這首【越山亭晚望】,是元末明初劉基的作品。劉基,就是輔佐朱元璋打天下的那位劉伯溫。很多人只知道他足智多謀、運籌帷幄,實際上他還是一位著名詩人。劉基是浙江人,精通天文歷法、兵書戰策,曾經在元代至順年間中過進士,當過縣丞、浙江行省都事、郎中。有才華的人往往會遭人嫉妒,劉基受到上司排擠只能辭官返鄉。

返鄉之後,劉基研究天下大勢,認為元朝氣數已盡前往南京投奔朱元璋的起義軍。朱元璋有了劉基輔佐,簡直就是如虎添翼,最終平定天下創立明朝。在世人心中,劉基就像諸葛亮一樣,兢兢業業、鞠躬盡瘁。

【越山亭晚望】的創作背景已經很難考據了,從詩意可以推測出應該寫於元朝末年,他歸隱家鄉期間。古時把紹興稱為越州,除此之外還有越地的概念,泛指百越部落居住的地方。劉基提到的「越絕孤城」靠近大海,可以進一步推測出所謂「越山亭」是指百越之地高山上的一座亭子。

劉基寫道,有一座孤城位於百越之地,靠近大海。遙想當年,百越之地的統治者面對這般風光作何感想。站在越王亭下,四周景色格外寧靜肅穆。遠處雲霧遮掩的深山也許就有夏朝君主的藏書洞穴。野草叢中的石碑記載著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功績。在這片歷史悠久的大地上,到處都是歲月流逝的痕跡。面對自然景色,聯想到人文歷史,不由得對這片土地充滿敬畏。

在百越之地流傳著很多神話傳說,有一個傳說中的人物叫鑿齒。鑿齒吃人,帝堯派遣羿拿著弓箭射殺了鑿齒。千百年過去了,百越之地還有未被馴服的人,面對動蕩和危機渴望有英雄人物現世。戰船停泊在海灣處,船上飄蕩著漢代的旌旗。劉基神思千裏,從神話傳說想到了漢代征戰百越的往事。元末大亂,這片土地上又要爆發戰爭了。

正當劉基憂心忡忡的時候,一陣春風吹過。他看到春風吹蕩普都枝條,馬上就釋然了。朝代更替是歷史發展規律,無力阻擋也不能阻擋,應該盡早籌劃,在亂世中成就功業。劉基微笑著看向腰間的吳鉤,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讀到這裏就知道了劉基的打算,大勢不可逆,與其感慨歷史往事不如攪動風雲。在亂世中實作治世理想,讓這片土地恢復和平,讓土地上的百姓安居樂業。

拓展閱讀

你認同他的歷史觀嗎,王冕【讀史】
他把淒涼景色寫成田園風光,倪瓚【荒村】
頌聖德、歌太平,真是拍馬屁的高手,李東陽【南囿秋風】
淡泊名利很難,他依然選擇隱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