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廣東推動文體旅深度融合:看龍舟競渡 享嶺南風情

2025-06-10國風

人民日報記者 洪秋婷

激昂的鼓點聲、整齊的號子聲、熱情的歡呼聲,回蕩在嶺南山水間……今年端午假期,廣東全省430余場龍舟賽事激情開槳,超6000支隊伍劈波斬浪。從被譽為「水上F1」的佛山疊滘龍船漂移大賽,到享有「中國龍舟之鄉」之稱的東莞中堂鎮的龍舟鏖戰,再到馳名中外的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槳影翻飛間,繪就一幅幅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互交融的生動畫卷。

近年來,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充分挖掘賽龍舟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價值,著力構築文體旅深度融合發展新範式,讓「粵式新龍舟」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新引擎。

千年非遺煥發時代光彩

廣東是龍舟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龍舟不僅是一項體育活動,也是一種文化符號。

非遺「傳下去」,先要「護得好」。近年來,廣東文旅牽頭實施「活態傳承」保護工程,將龍舟制作技藝、龍舟說唱等23項主要非遺計畫納入省級以上保護名錄體系,形成「匠人扶持、技藝存續、創新轉化」全鏈條保護機制。透過設立專項傳承基金、打造非遺工匠孵化基地等行動,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煥發新光彩。

非遺「傳下去」,須要「活起來」。在嶺南人的生活裏,龍舟文化不僅是劈波斬浪的激情競渡,也是由起龍、采青、洗龍舟水、吃龍舟飯等習俗構成的完整儀式,是水鄉人的鄉愁。

今年5月初,在東莞萬江街道正丫灣龍舟民俗文化村,隆重的「正丫起龍」儀式上旌旗獵獵、鑼鼓喧天,擦亮「東莞龍舟第一景」的文旅金名片。這裏推出龍舟趁景、龍舟民俗文化千人巡遊、龍舟文化主題藝術展覽等多元特色體驗活動,讓龍舟成為連線古今的文化紐帶。

端午節,「粵式新龍舟 綻放大灣區」海峽兩岸民俗文體匯汕尾品清湖龍舟競渡活動啟幕,匯集龍舟競渡、拜謁媽祖、非遺展演等多項活動,以沈浸式體驗促進非遺活態傳承。

龍舟不僅演繹著出彩又出圈的動人故事,也成為文化「出海」的典範。

端午節前夕,廣東文旅主動對接中國駐倫敦旅遊辦事處和「你好!中國—劍橋龍舟節」組委會,推薦汕頭潮陽和平下宮媽祖和興龍舟隊代表中國廣東赴英國劍橋參加比賽,將廣東龍舟文化推向世界舞台。

特色體驗激發消費活力

圍觀鄉村龍舟賽、打卡灣區端午文創集市,「粵式新龍舟」以創新姿態啟用傳統節慶經濟,文體旅深度融合實踐激發消費活力。

今年5月起,廣東文旅全面啟動「跟著龍舟去旅行」文旅消費促進活動,向全國發出「請來廣東看龍舟」的邀約,龍舟賽事等系列民俗文化活動在省內21地市同步鋪開,串聯「體育賽事、民俗非遺、美食休閑」等主題活動,全域聯動打造更具文化內涵、更具獨特體驗的「龍舟+」產品,持續吸引各地遊客。

佛山疊滘,遊客不僅能觀賞精彩刺激的龍船漂移大賽,還能體驗「水上美食節」,在龍船宴上品味嶺南風味;廣州獵德,「水上觀龍舟、岸上賞英歌」的全場景潮玩模式讓遊客切身感受非遺魅力,參與和專業英歌表演者合影等互動,還可獲得指定商戶的消費福利……

以龍舟賽事為牽引豐富文旅產品供給,廣東把賽事「流量」轉化為文旅「留量」、經濟「增量」。數據顯示,2025年端午假期,全省累計接待遊客2321萬人次,同比增長20.6%;實作旅遊收入114.4億元,同比增長25.6%。值得一提的是,納入監測的100個鄉村旅遊點和歷史古村落接待遊客133.2萬人次,同比增長16.5%,文體旅深度融合進一步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