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廣東省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圓滿落幕。展覽以「革新」為主線,透過160件精選作品,全景式呈現嶺南畫派百年來的藝術探索與時代精神,彰顯廣東美術敢為人先、融匯中西的文化氣魄。
展覽現場
展覽期間,香港各界反響熱烈,開展當日即吸引眾多專家學者、藝術家及當地觀眾前來觀展。到場觀眾表示,本次展覽規模之大前所未有,在香港會展中心看到這樣博物館式的高水平布展十分難得。更有來自大灣區各地的藝術愛好者專程趕來觀展。
展覽以「U形時間線」為設計核心,將廣東美術百年歷程劃分為六大主題展區,觀眾沿白色時空畫軸漫步,既可縱覽高劍父、關山月、黎雄才等嶺南名家的經典之作,亦能透過文獻、照片感受歷史橫切面。
展覽現場
「廣東人向來敢為天下先。」作為「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總策劃,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廣東省文聯原主席許欽松介紹,從第一位留學西方的油畫家李鐵夫,到「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他們在本次展覽展出的作品,都反映出廣東畫壇向世界學習,以求得自身改變的努力。
「本次香港畫展梳理廣東美術百年發展歷程,展現廣東藝術從傳統到現代的演變。」許欽松表示,廣東與香港具有同根同源的文化根基,兩地地域相連,在歷史上本為一體,同屬嶺南文化,且廣東和香港兩地均為中國最早接觸西方文化的前沿地區,共同形成吸收外來文化並融合發展的藝術共性,另外,香港由於獨特的優勢,成為整個中國對接外來文化的「先行地」,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文化特色。
展覽現場
許欽松進一步指出,隨著對傳統文化回顧研究的重視,畫展在香港舉辦有利於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助力「人文灣區」建設,具有承前啟後的意義,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協同發展奠定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的布展團隊克服挑戰,在3000平方米的空蕩場館裏,僅用時72小時,完成涵蓋72件珍貴文物在內的160件展品精心布展,「無疑創造了一個奇跡」。
許欽松進一步期待,本次畫展除了促進粵港地區的文化交流,也將促進粵港藝術家互訪及教育領域互派學生,推動人才互動與藝術融合。
南方+記者 楊逸
【作者】 楊逸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