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
「尋源」展上的尋源筆墨
四月芳菲。融融春日中的寬窄巷子熙熙攘攘,人潮湧動。美食、咖啡、采耳、川劇座唱,讓這片深居蓉城鬧市的著名歷史文化街區充滿了濃濃的煙火氣。
一墻之隔的成都畫院內卻是另一番景象。古色古香的展廳內,近百幅墨色酣暢、筆鋒雄健的書法、美術作品,將千年的畫院映襯得文風浩瀚,典雅靜穆。屏息靜氣的專註,俯身凝神的鑒賞,輕聲細語的嘖嘖贊嘆,為這片繁華之地「勾畫」出寧靜、清雅的別樣韻致。
4月12—24日,【尋源——薛磊、文永生、黃勝凡作品展】吸引了社會各界關註的目光。百余位著名書畫大師、藝術界知名人士,30余家中省主串流媒體,逾萬名書畫愛好者紛至沓來,在墨香馥郁的庭院中,靜靜地品鑒三位四川書畫界傑出藝術家聯袂奉獻、代表了當代四川書畫創新意識和創作高度的這場藝術盛宴——
聚光燈下,黃勝凡20余幅諸體書法懸壁而示。筆墨淋漓,意態縱橫,筆法、字法、章法各具其妙。尤其是其大草作品,融百家之長、聚歷代之勢,將筆之皴擦、墨之五色與大寫意「滿構圖」有機融合,放眼如山水長卷,枯潤得體、剛柔並濟,滿紙煙雲浮香四溢,大氣磅礴又不失輕靈雅逸,盡顯其無法而法之獨特書風。
更令人驚艷的,是其首次亮相的墨猴系列國畫。大塊流暢的水墨,簡潔勾勒的白描,與大草線條共同營造出一派通透空靈的意境。或辛勤覓食,或慵懶側臥,或追逐嬉戲,或凝神靜思,一只只靈猴在一片不受外物所擾的天地間自由棲息,自得其樂……氣韻生動、寓意豐富的群猴圖,吸引了無數書畫名家和愛好者駐足觀摩,體悟三味。
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書記、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四川省政協書畫研究院院長曾來德說:「勝凡的狂草,可以說在當代中國書壇的草書領域已獨樹一幟,可以跟任何人媲美。」
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所副所長、中國書協理事洪厚甜認為:「黃勝凡的筆墨裏能見得到奇山異水的大氣魄和小橋流水的精蘊致,以及中國書法藝術幾千年核心的藝術價值。在當今書法界,把大草寫得那樣厚重、有現代感的,除勝凡外,我沒有看到第二人。」
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所副所長謝小銓評價道:「我們四川有一位大畫家張大千也喜歡畫猿猴,有人叫他‘張猿’。看了黃勝凡的群猴圖,我覺得未來中國美術史上或許會留下這樣一個名號,那就是‘張猿黃猴’」。
諸如此類的評價不絕於耳。年過花甲的「尋源」者黃勝凡,慢慢地進入了眾多尋源筆墨者的視線……
十三年「北漂」潛心問道
1961年,黃勝凡生於四川省蓬溪縣一個書香之家。藝術的基因和筆墨的滋養,與他的學習成長如影隨形。讀師範、學書畫,當教師、教美術,他的人生履歷與書畫藝術相生相伴,融為一體。
2006年,為解決大寫意畫中的線質問題,45歲的黃勝凡孑然一身來到了首都北京,成為了中國國家畫院一名普通的學生。「我學書法目的很明確,期望以書法提高自己大寫意畫用線的品質,也想借助繪畫的手段寫出自己的草書樣式。」在【學書自述】中,黃勝凡真實地記錄著自己的藝術初心。
在曾來德工作室畫家書法高研班、課題班,沈鵬工作室首屆書法課題班、第二屆書法精英班,姜寶林工作室首屆花鳥畫課題班、存取學者班,黃勝凡系統地學習著中國書法理論,在導師的諄諄教誨中探尋著墨色線條的萬千變化。
在中國國家畫院,黃勝凡至今保存著一項驚人的紀錄:13年間,四川、北京兩地奔波往返數百次,從未缺席過一堂課,僅因航班晚點延誤了兩次課程。黃勝凡以其驚人的毅力、堅定的信心,在書畫藝術中跋涉求索,在浩若煙海的歷代書籍和古今碑帖中瘋狂地閱讀、臨摹。經典的、民間的,帖學的、碑版的……他努力尋找著傳統書法的共性和規律,尋找著自己想要的筆法、字法和章法。
梁啟超說:「個性,是書法作品的生命。」面對當下千人一面的「展覽體」「印刷體」,黃勝凡常常靜夜凝思,發出一個書者的靈魂拷問:「我應該以什麽樣的形態和面貌,出現在當代中國書畫的筆墨中?」
在強化內功的同時,黃勝凡也在不斷豐富著自己的藝術思想和藝術表現。為了「補血」,他又一頭紮進了當代繪畫、當代詩歌、環境藝術等其他姊妹藝術中。國內的、國外的,有美感、有新意的,他都要認真拜讀,仔細琢磨,在截然不同的藝術領域中開闊眼界、拓展視野,更新著自己的思維空間和審美意識。
曾為美術教師的黃勝凡,腦海中生著「書畫同源」的根,這也成為他潛心深研的藝術指向。在三月樓高低錯落的數十個書架、書案上,中國歷代書法、繪畫、文學、哲學的典藏、珍藏作品集,和大大小小的各種臨帖宣紙堆碼成山。八大山人的「畫法兼之書法」,王國維的「氣兼韻行」,近現代四大家的「欲明畫法,先究書法」,宗白華的「中國畫的空間意識就是書法的空間意識」……浸泡在前人筆墨裏的黃勝凡,在大量的閱讀中咀嚼著「以畫入書」的意境,並試圖在傳統書法與傳統繪畫的結合中尋找到一種完全契合自己心性的表達方式。
在黃勝凡心中,有一根無形的線。這根線,在結構上分輕重緩急,精準幹凈;在秩序上要筆筆昇華,氣韻生動;在運動中要既遵循法度,又拓展創新……總之,要成為當代中國書畫表達中不可移動、不可替代的「唯一」!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著名書法理論家邱振中說過:「書法最深刻、最動人之處,是文字書寫與人的精神生活在長期磨合中所達到的默契。而不同時代、不同個體作品中人與線的關系,便成為書法作品的主題。」
走過了3000千年漫長時光的中國書法,在日常書寫「土壤」喪失,資訊傳遞功能已被硬筆、電腦代替,「剩下的唯有審美」時,也就到了「破而後立」的現代書寫創新期。
黃勝凡大量地閱讀、研究著藤原佐理、良寬禪師、井上有一等日本書法大師的作品。「他們眼中的漢字,沒有識讀的功能,沒有固化的概念,只有漢字本身的神奇構建、線條魅力。於是,他們筆下的漢字書法,是造型藝術的解構、重組,是書法線條的變化之美。這些書寫的內容也許與書法的本體表達沒有多大關系,但卻美得藝術。」黃勝凡決心避開那些已被古人寫「絕」的筆法,將目光盯在了「空間處理相對單一,從書寫實踐到理論總結少有觸及,給當代書法未來的發展留下了可能」的那一片大寫意構圖空間中!
十三年風雨無阻,十三年潛心問道。沖破了思想禁錮,扔掉了觀念束縛的黃勝凡,終於找到了自己心中最理想的「天然而生氣勃勃」的表達方式:草書。在喜畫藤蘿的黃勝凡眼裏,那些絞轉癡纏的紫藤、老藤、七裏香,與張旭、傅山草書中的線條毫無二致;籬上秋瓜的縱橫藤繞,與王鐸筆下的「連綿草」有著意趣天成的律動關聯。「我想在草書與藤蔓之間作一種相互轉換的嘗試,相互滲透、相互疊加,把握筆墨運用和空間處理上的共性規律性,力爭寫出一種不同於古人、也不同於今人的草書線條。」
一點快哉氣,貫註筆墨間。當潛藏多年的所學所思、所感所想傾註於眼前的方寸之間時,奔放的墨色氣韻,詭譎的點線構架,虛實有致、錯落奇絕的視覺沖擊,瞬間破紙而出撲面而來!黃勝凡的大草,卷起一道縱橫捭闔、勢若雷霆的疾風狂飆,在中國書壇異軍突起,成為人們無法忽視的視線焦點……
個案「先鋒」「享受批評」
2019年11月9日,金秋的陽光在華北平原上潑灑著融融暖意。位於石家莊新樂市空港工業園區的河北美術學院裏紅毯鋪地,彩旗飄揚。
由享受批評·全國代表性中青年書法名家個案研究組委會主辦,河北美術學院承辦的「享受批評·全國代表性中青年書法名家個案研究成果展」隆重開幕,百余位著名書法藝術家、書法理論家及全國各地書法院校的教授、學生和書法愛好者共2000余人雲集而至。
所謂個案研究,即針對每一個書者個體的全面剖析:明方向,判優劣,開眼界,拓思路,以構建一片萬紫千紅的當代中國書法新圖景。可以說,以突出個性、接受批評、探索創新為己任的這一「新生」事物,是近年來中國書法界一次極為嚴肅、嚴格、嚴謹的書法創新探索活動,甚至可以稱之為一次書法觀念、書法意識劇烈交鋒的「書法革命」。因為,這個研究是「遵循講真理講真話的原則,褒貶都不停留在技術性的評頭論足,而是透過點畫、結體著重審視作者的審美立場、審美態度、審美能力、審美方向以及筆墨語言的創造性」「書法批評是批評者在書法欣賞的基礎上,運用藝術理論及批評標準,對書法藝術現象作出的學理性分析和判斷。其批評的內容包括書法家、書法活動、書法作品、書法思潮、書法風格以及書法審美趨勢等等,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具體體現」。正如個案研究發起者、主評人胡抗美所說:「書法作品,只有透過批評才能進入中國書法史。」
2016年7月活動啟動以來,經過對全國範圍內的中青年書法家層層梳理遴選,專家組推薦提名、溝通協商後,最終,27名代表性書法家進入了組委會的「研究」視野。他們有的是全國書展的金獎獲得者,有的是一流美院的博士生導師,有的是各級書協的理事、委員、主席,有的著作等身榮譽無數。他們的作品也風格鮮明,形式多樣,或堅守帖學,或執著碑學,或吸收民間元素,或借鑒其他藝術門類或西方藝術創作理念……這群當代書壇的弄潮兒又都樂此不疲地「享受批評」——批評他人易,批評自己難,而能以「享受」的態度去接受別人的批評,這就需要一定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了——沒有對書法藝術堅定、執著之心,沒有對中國書法前途命運的責任心、使命感,沒有一個高遠的目標、遠大的抱負,我們是很難真正做到「享受批評」的!
此後三年,這個由27名個案研究成員與主評專家組成的當代中國書法「先鋒」團隊,開啟了「享受批評」的治學之旅。個案成員自評,個案成員互評,主評專家批評……他們從中國書法史、書法理論說到了藝術思想、藝術主張,從審美觀、社會價值說到了藝術現象、藝術本質,從創作風格、思潮理念說到了學理判斷、當代貢獻,還有作品中的缺陷、問題和解決方法,對書法藝術的方方面面進行了全面、深入、專業的交流對話。不同風格、不同追求、強烈個性、多元構成的藝術砥礪、思想碰撞,在一次又一次的論爭、交鋒中掙脫了束縛,擦出了火花,讓這場以6次展覽、6次研討、6卷本作品集為代表性成果的個案研究,成為了中國書法界拓展大視野、孕育新能量的一次自由思想的大綻放!
創新突破,彰顯個性。此次個案研究成果展,將這群筆墨「先鋒」的探索性創新書風,集中地呈現在了當代書法的面前。「個性鮮明」「百花齊放」「千姿百態」,成為本次研究成果展最突出的貢獻。
明亮空闊展廳中,一幅幅生動奇麗、蘊含著創意思維的作品吸引了無數關註的目光和熱烈的討論。「以畫意入書,尋找有別於傳統書法樣式的空間重構;用筆求書寫暢快,有激情、見力量,神完氣足、情緒至上」的黃勝凡,以獨占三大展廳的30余幅行楷、10余幅大草,接受檢閱,享受批評。
行書長卷若小橋流水,精致典雅詩意氤氳;橫幅小草似春風拂野,碑帖相融古風馥郁;最引人註目的丈六拼接巨幅大草,如龍蛇奔雷,如疾風驟雨,氣勢沈雄汪洋恣肆。破邊而出的鋒芒,酣暢淋漓的墨氣,無可阻擋地撲面而來,令觀者無不隨其線條而舞蹈,隨其筆墨而沈醉……黃勝凡作品展區人滿為患,眾多書法家、大學生、愛好者流連忘返。或駐足而觀,或凝神細品,或拍照留存,被眼前這一幅幅激情賁張、筆力雄奇的作品凝滯了腳步,牽引了視線,攝住了心神!
這種創新性「大草」對當代中國書法的探索意義,成為專家教授、書法精英們思辨、論爭的典型「案例」。
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書法篆刻院執行院長曾來德評價:「經過在中國國家畫院長達13年的學習,他(黃勝凡)的狂草具有很高的水平,是當代中國書法界的狂草代表性書家之一,而且後勁兒十足。」
中國書協原副主席胡抗美認為:「黃勝凡的書法很有個性,既有很強的畫面感,也有章法的形式感,特別強調對比關系。這極大地豐富了他作品中的內涵,也增加了其作品的節奏和趣味。」
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北京鳳凰嶺書院院長王魯湘認為:「勝凡外拙內巧,真力彌滿,內心充滿詩人的激情,時時都有創造的沖動。用孟子‘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的語句來期許他是不會落空的。」
在批評、砥礪、鼓勵中,黃勝凡學到了很多。他說:「真正的書法藝術批評是一座燈塔,能夠讓創新探索的方向更加清晰,讓前進的目標更高遠。值得批評說明中國書法今天有你,經得住時間的批評說明中國書法明天有你。」
在中國書法的豐厚沃土中,在名師大家的指導幫助中,黃勝凡終於找到了「以畫入書,書畫並舉」的理想路徑,並逐漸形成了筆墨淋漓、意態縱橫、氣象博大、無法而法的「大·草」書風,並在隨後的幾年時間裏,迅速聲名鵲起於當代中國書壇:第十一、十二、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書法篆刻作品展上,黃勝凡「大·草」連續三次成功入展;在法國巴黎舉辦的「共築和平——2024奧林匹克美術大會」上,黃勝凡作品作為全球20件入展書法作品之一亮相世界時尚之都……
「畫意書魂」呈現堂皇氣象
2023年9月29日,中秋節,首都北京。高朗的天空和通透的陽光讓坐落於東城區五四大街的中國美術館尤顯大氣、瑰麗。
2023年9月,「畫意書魂一一黃勝凡書法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由中國國家畫院、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中共遂寧市委宣傳部、數位電視書畫頻道主辦的「畫意書魂——黃勝凡書法展」正徐徐拉開帷幕。黃勝凡,成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四川省第四位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的書法家。
經過三年時間的精心準備,黃勝凡將自己30余件草書及行楷精品,及「書畫同源、書畫同體」藝術理念,「師古」「師心」研習路徑,「以畫入書」探索成果,第一次匯聚於中國書畫藝術的最高殿堂,集中展示在中國書壇和全國觀眾面前。
中國美術館近600平方米的5號展廳裏,人流如織,摩肩接踵。雄奇蒼勁的線條,奔放生動的氣韻,磅礴跌宕的氣勢,黑白強烈的對比……煙雲氤氳墨色酣暢的「畫意書魂」,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和社會各界關註的目光。
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遠看似畫,近看是書。」大草作品【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成為了展廳中最耀眼的「明星」。372cm×2758cm的巨型幅面上,疾風驟雨的筆墨,縱橫捭闔的氣勢,澎湃蕩溢的激情,以形神兼備的視覺沖擊和審美張力,成為絕大多數觀展者合影留念的打卡熱點。
【沁園春·長沙】【古人論書】【三月樓隨筆】等作品,讓不少組隊前來觀展的美術院校學生流連忘返,逐幅拍照留存。「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大尺幅的書法作品,真是太震撼了!這些作品不僅墨色自由酣暢,且不乏精微妙構,這樣的書寫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輕靈雅逸、古風盎然的行楷作品同樣贏得了不少老年書法愛好者青睞的目光。「既能入古又能出新,收放自如的大小尺幅可見書法家深厚的功底和廣博的學養。」
郭軍林【蜀道】 180cm×97cm 2024年
「書法,不是寫字,是藝術地寫字。藝術創作需要藝術的思想、藝術的理念、藝術的路徑、藝術的手段、藝術所要表達的情感,追求藝術的效果。」黃勝凡在接受各大主串流媒體采訪時說,當代書法具備當代性是天經地義,是藝術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書法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最根本的內容。而藝術家的天職,就是尋找自己的藝術面貌,進行「自由的主客觀表達」。
文化的自信,首先需要有自信的文化人。這樣的使命和責任,這樣的胸襟和氣魄,讓黃勝凡不瞻前顧後,不畏首畏尾,於筆墨線條中率性地彰顯自成一格的獨特書風,以不同的線條支撐著自己的審美意趣和藝術追求,展現著他對社會、對時代的理解,對生活、對時事的觀照,和與眾不同的思想情感和生命形態。
彰顯現代草書性靈抒寫,為中國草書的創新發展賦予全新探索意義的黃勝凡「大·草」,也得到了當代書壇的高度重視和聲聲贊譽。
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認為:「黃勝凡以文字為載體,書寫了一個美的歷程。他的作品詩意盎然,有一種大氣磅礴的審美氣象。」
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主席,中國國家畫院原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楊曉陽評價道:「黃勝凡並沒有經受過傳統的美術學院或書法學院的教育,而是在大家大師的指點下,在個人工作室中研習。這種師徒制的方式,是中國傳統藝術教育的特色。四川的文化氛圍為其創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黃勝凡也是有大誌的人。相信在不久的未來,黃勝凡將成為中國的頂級書法家。」
陶淵明【飲酒·其五】 367cm×851cm 2023年
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黨支部書記、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曾來德說:「黃勝凡在中國國家畫院經過了長達十三年時間的刻苦學習,堅守藝術追求,經年艱苦探索,其書法可謂畫意書魂兼備,氣象俱佳,他的狂草達到了無法而法的至高境地。」
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中國國家畫院院委姜寶林則認為:「勝凡人品正、畫品高,特別勤奮,頗有藝術探索的執著、定力和智慧。他以畫入書,進一步解放了書法的線條束縛,將漢字的點線抽離出來,按照自己的審美理想重新組織鋪陳,構成了一個新穎抽象而又迷離的時空,頗有書法審美的當代性特征。」
中國國家畫院院委、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畫學會副會長程大利說:「勝凡書作以氣格勝,任意揮灑,自出機杼。這需要條件,即根植須厚,思考須靈。除厚和靈之外,要有吐納心胸,不懼繩規的膽識。勝凡言語不多,是機鋒內斂的人,但下筆盡求吞江海,融會諸長,獨成一是。勝凡的畫格與書同,以氣暢為宗。」
中央文史館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書協理事張公者認為:「黃勝凡的作品豐富,表現力強,已具有了在中國書法史上留下一席之地的才情和功力。」
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專業委員會研究員、中國書協理事王厚祥認為:「黃勝凡的大草雄渾壯闊,神奇雅逸。小作品都是大作品,舉手投足之間透露出一股超凡之氣。」
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所所長魏廣君說:「勝凡的小草氣象蒼茫,大草奔放野逸,書法和繪畫一樣有著很高的逸品格調,我認為他的書法可稱得上‘逸品’。」
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文永生說:「黃勝凡為當前草書創作的創新發展提供了一種可供討論的樣式。‘黃勝凡現象’值得當下書法界好好思考、認真總結。」
【張船山詩抄】 40cm×35cm 2023年
因事無法出席開幕式的中國書法家協會原副主席劉洪彪專程發來賀信:「衷心祝賀你(黃勝凡)在中國美術館辦大展,非常欣賞你的藝術靈性、膽識和創造力!」
為期12天、橫跨中秋國慶「雙節」的「畫意書魂」展,吸引了數十家中省主串流媒體、書畫專業網站聞風而來、競相報道,「畫意書魂」單篇新聞最大網上點選量逾百萬。
【尋花】 70cm×243.5cm 2025年
展覽期間再傳喜訊:黃勝凡草書作品【杜甫·蜀相】、正書作品【張船山詩抄】被中國美術館作為典藏作品予以收藏!
2024年,黃勝凡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聘為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
「猴世界」承載的精神家園
近20年的「以畫入書」,在解決了大寫意畫中的線質問題後,黃勝凡開始審視「來時的路」:如何實作「以書入畫」,書畫兼修呢?
獨坐三月樓,已近「耳順」的他進入了人生「長考」:一個人,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和精神,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艱辛和磨難,以及不可預知的未來?他試圖在前人的筆墨中得到啟示,他想透過與先賢的心靈對話尋找到自抒性靈的藝術表達。因為,他「有話想說」。
【日課】 46cm×69cm 2025年
就這樣,一只只靈猴走進了他的視線,跳上了他的畫案。「之所以選擇畫猴,一是所有動物中猴子與人最為接近,也最聰明。二是跟自己的人生經歷有關,幾十年風風雨雨後心裏有太多想要表達的情緒情感。三是畫猴對繪畫技藝的綜合性要求更高,我想利用自己的西畫功底、書法線條和幾十年沈澱的閱歷和思考,來創作出一些有靈性、能共情,與眾不同又能動人心弦的作品。」黃勝凡說,三大維度並列不悖,互為裨益。
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福建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石開曾言:「書法能開宗立派的人都是好畫家!」大學學西畫,從教教白描,大量的精細寫生與形體解構讓黃勝凡的構圖造型能力十分突出。20年錘煉的線條質感,日積月儲的物理畫理,都成為他手中源源不竭的筆墨力量和創新自覺。
堅定與執著,在黃勝凡「以書入畫」中再次得到了詮釋。5年時間,黃勝凡完全沈醉於自己與猴的世界,解構前人筆墨,閱讀詩文典籍,於徐渭、八大、任伯年、齊白石等古人筆墨中深耕法度精神,於時代創新中構建自我審美意識、理論支撐,「既要筆墨又要現代」。黃勝凡說:「點畫為古人所創,結構、造型、情緒卻是完全自我的表達。」他開始在一張張雪白冰宣上搭建一個遠離煩惱的「烏托邦」,一個悅已悅人的「理想王國」。
【問道】 30cm×34.5cm 2025年
在構圖造型與筆墨線條中浸淫半生的黃勝凡厚積薄發,潑墨而舞。一只只靈猴於筆底追逐著、嬉鬧著,躍然紙上——
【招蜂】的猴,神情專註,蠢蠢欲動;【掰包谷】的猴,貪婪啃食,旁若無人;逗弄【打屁蟲】時捏鼻的生動和俏皮的表情;【春天來了】的蒙太奇手法、切片式呈現;一地金黃【銀杏果】中,猴群扶老攜幼辛勤覓食;【坐食山空】者蜷縮四肢慵懶而臥,頭枕「坐食山空」題款頗具深意;在【桃源】裏,眾多大草線條支撐的樹叢間,尋路者、沈睡者、摘桃者,盯視蝸牛的無聊者,怒目而視的對峙者,無所事事撓癢者,共同組成了一幅活色生香世事圖……一方安逸舒適的猴之世界,被寫意筆墨賦予了極具想象空間的人格化寓意。不同的讀者,在這樣的「眾生像」中,似乎都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和座標!
「書畫兼善」的黃勝凡,每每以寫意水墨呈現猴子體態,又以草書章法一筆到底,讓筆下之猴有強壯野性之美。尤其是單體塑造,潑墨猴身墨色酣暢,於獷野中充滿靈性與生命活力。又以簡約精致之白描勾勒面部神情,寥寥數筆頓添生動氣韻。最妙在點睛之「墨」,將一扇扇或靈動或機巧或欣喜或沈郁的「心靈的窗戶」逐一開啟。是猴?是人?豐富的題材,生動的造型,內含廣博的寄寓引人深思。
【秋風又起】 88cm×50cm 2025年
黃勝凡筆下的群猴圖,背景大多幹凈、簡潔,或大幅留白營造通透的空間感,或以虛實相間的飛白簡筆渲染空靈意境,或以大草線條塑形樹枝樹幹,而蜜蜂、桃花、打屁蟲等寫意點綴,簡練生動橫生意趣……他試圖用簡約卻不簡單的構圖來凸現線條之美、造型之美,以群猴眾生的宏大敘事來展現他對生活的態度、情感的駐留和夢想的追尋——你可以理解為這是人格化後的智慧與靈動,也可以看著是安寧祥和的世外桃源,更可以想象成這就是我們一直心向往之的精神家園。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王鏞說:「黃勝凡才華橫溢,書畫兼擅。他的文章【書法對於文人寫意畫的意義】分析了徐渭等人的寫意花鳥書法筆線墨法,他的作品發揮了書法用筆的特長,灌註了筆墨書寫的意味,形式簡約,逸趣盎然。」
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所副所長謝小銓認為:「中國畫的精髓,不僅在於筆墨和造型,更在於其蘊含的生活哲思、生命觀照和人文精神的投射。形神兼具的技藝,豐富思想的意蘊,超越自我的‘天人合一’,共同構成了東方美學的內核。於是我們看到,在黃勝凡的筆下,呈現的是機敏聰慧、活潑野性的猴,是妙趣橫生、詼諧幽默的野趣,是輕松愉悅、和諧共處的追求,更是他對生活的解讀,對生命的尊重和觀照。」
胸中存世界,筆底有乾坤。養清逸之氣、育自由之性的黃勝凡,用心用情地寫著他的「大·草」,構建著他的「猴世界」,那些墨色線條和靈性之猴,也承載著他的情感和思想正奔赴遠方。我們相信,在「言為心聲,字為心畫」的藝術道路上,黃勝凡會走得更遠、走得更好。
[藝術家簡介]
黃勝凡,1961年生於遂寧蓬溪,師承錢五元、沈鵬、姜寶林、曾來德。現為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研究員、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四川省政協書畫研究院副院長。
黃勝凡
作品先後入選第十一、十二、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書法篆刻作品展,中國國家畫院建院三十、四十周年美術作品展,天地人和——中國國家畫院冬奧主題書法篆刻作品展,2022奧林匹克美術大會書法篆刻展,第八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晉京展,筆墨東方——中國書法藝術國際大展,義大利·米蘭中國書畫名家作品展,共築和平——2024奧林匹克美術大會·巴黎,美美與共——中國民主同盟盟員美術作品展等國際國內大型書畫展;2023年9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畫意書魂一一黃勝凡書法展」;書畫作品【杜甫〈蜀相〉】【張船山詩抄】【李白〈將進酒〉】【蜀山果香】等先後被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畫院、中共四川省委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