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田忠利·篆刻丨將筆畫解構重組為抽象符號,營造空間感和視覺動勢

2025-03-14國風

篆刻藝術中的字法,是一門深奧的文字密碼學。字法不僅僅是文字的書寫規範,更是篆刻家在方寸之間,以刀為筆,以石為紙,對文字結構的獨特理解和藝術創造。

明代篆刻家朱簡在【印章要論】中提到:「篆刻之難,難於字法。」強調字法的掌握是篆刻的基礎,也是核心。在篆刻創作中,字法決定了印章的整體形態、風格和藝術表現力。

如何探索在方寸之間遵循結字規律,根據章法形式的需要,進行恰當的結構變化以及字與字之間的重組,構成新的視覺審美影像,是朱文印「觀自在」字法創新轉化的關鍵。「觀」字為典型的左右結構,由左半部「雚」(原型為貓頭鷹古代象征「觀察」)與右半部「見」(原型為眼睛與跪坐人形)緊密組合而成。在筆畫處理上,「雚」部線條粗密,「見」部線條疏朗。在字法構成上突破「雚」「見」緊密組合的常規,左右適度解構分離,且加強筆畫結構疏密對比,形成「觀」字強烈的空間感和視覺動勢。

字法的藝術性不僅體現在單個文字的結構美上,更體現在文字之間的組合關系和整體布局上。「觀自在」在字法上,嘗試打破點、線、面作為單純的單個文字構件的常理,將筆畫化作所有文字解構重組的抽象藝術符號。「雚」與「自在」筆畫局部粘連、緊湊,形成一個整體,並與「見」拉開距離,在整方印的字法構成上,形成空間虛實對比、線條粗細和疏密對比,增加字法的趣味性、審美性。

透過對文字結構的重新解構和組合,創造出既符合傳統審美又具有時代特色的篆刻作品。這種探索創新不是對傳統的背離,而是對傳統的繼承和發展,既具有傳統的文化內涵,又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體現當代篆刻字法的審美價值。

文/田忠利 ,【字法的解構重組】)

作品欣賞

觀自在 3.5cmx3.5cm

觀自在 歲在甲辰冬杪

篆書:近朱者 32cmx136cm

(來源:書以載道)

藝術家簡介

田忠利, 北京印刷學院校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兼插圖裝幀藝術委員會主任、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對外人民友好協會副會長、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美術館展覽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曾擔任第十二、十三、十四屆全國美展及其他全國性美展評委,國慶70周年群眾遊行與保障指揮部執行副指揮、彩車和廣場景觀設計藝術指導專家,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活動與服務保障指揮部執行副指揮、廣場策劃設計部部長、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拉林匹克運動會開閉幕式特聘專家。

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中國教育部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稱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授予「全國新聞出版業領軍人才」稱號等。美術作品曾多次入選國內外美術大展,並獲獎。其中,巨幅國畫【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獲「孫中山與華僑國際美術巡回展」金獎、巨幅國畫【落後就要挨打】獲「99’中國藝術大展」銀獎、工筆畫【綠風】獲「95’中國體育書畫大展」銀獎、工筆畫【清幽】獲「第八屆全國‘群星獎’美術大展」銅獎、工筆畫【靈光】獲「‘愛我中華’首屆全國中國畫·油畫大展」銅獎、工筆畫【春光】獲「‘精致與微觀’首屆中國工筆重彩小幅作品藝術展」銅獎、工筆畫【鳥鳴境更幽】獲「94’全國中國畫·油畫大展」優秀獎、工筆畫【不屈】入選「第四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等,曾在中國、美國、義大利舉辦個人中國畫、書法、篆刻作品展,並出版專著【得妙於心】【心遊方寸】【田忠利畫集】等多部專著,許多作品被國內外重要機構和個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