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由貴州省作協、貴州出版集團主辦的【歐陽黔森詩選】分享研討會在新華書店(紫林庵分店)舉行,吸引省內文學評論家、詩人及讀者代表參與,共同探討詩選的創作特色與文學價值。本次研討會是繼在京舉行的歐陽黔森詩選研討會等活動後,又一次聚焦歐陽黔森文學成就的深度對話。
據了解,【歐陽黔森詩選】收錄了歐陽黔森跨越40余年的38首代表作,其中【那是中國神奇的版圖】以青藏高原為意象,透過黃河、長江的隱喻,呈現壯美意境,成為其詩歌創作的高峰。活動現場,貴州朗誦學會成員還朗誦了【貴州精神】【民族的記憶】等作品。
「我在看到【歐陽黔森詩選】時,更加看到了歐陽黔森對祖國和家鄉熱愛的那份深情,也讓我看到了他作為詩人所擁有的溫暖細膩的詩性,期待同他一樣好好努力,在文學的領域繼續貢獻力量,回饋滋養我們貴州人的美麗山水。」貴州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何長鎖在致辭時表示。
研討會上,貴州省作協副主席、【山花】雜誌主編李寂蕩表示,【歐陽黔森詩選】的相當一部份作品托物言誌、借物抒情,呈現了作者本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強烈的主體精神,呈現了詩人多樣化的情感。
貴州省作協副主席、省評論家協會主席顏同林認為,【歐陽黔森詩選】和他創作的小說、散文以及影視劇一樣,都具有濃厚的詩性品格和行動的美學特征,閱讀過程中會強烈地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詩意,這種文學創作還將貴州題材、貴州元素和貴州風格進行了相互統一,塑造並凸顯了貴州形象。
在貴州師範大學教授李俊看來,【歐陽黔森詩選】是其40余年赤子之心的感性顯現和詩意棲居的歲月留痕。寫詩就像DNA一樣,融進了歐陽黔森的創作庫存中,更熔鑄進他的血液裏。【歐陽黔森詩選】的38首詩歌,體現了中國當代詩歌的各種形態,有著深厚的人民性,深深地紮入生活的土壤中。
著名詩人南鷗認為,在歐陽黔森文學創作歷程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敬畏之心,對英雄的敬畏、對歷史的敬畏、對大自然的敬畏,並由此形成了一位作家的格局、情懷、大愛、擔當的人文精神與文學品格,從而堅實地構成了一位作家基於歷史道義與人文良知的文學創作的人文基座。
「我是一名詩歌愛好者,再往後我還得寫詩。」分享會尾聲,歐陽黔森在交流中表示,感謝大家對他詩歌的關註和鼓勵,詩歌是「赤子之心的表達」,希望透過文字傳遞對故土的熱愛。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文/陳江南
圖/貴州省作協供圖
編輯/趙怡 明雪
二審/曹雯
三審/黃蔚 陳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