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嵐生岫。
極目騁懷。
霧鎖青崖。
風馭雲奔。
嶙峋破霧。
天地為懷。
風雕雲塑。
【滿庭芳·詠大牯牛寨山】
雄廓烏蒙,雲橫福在,仙牛遺魄崚嶒。裁霞作嶂,銀漢瀉崢嶸。南詔尊宸封禪,澤黎庶、東嶽殊名。千秋事,鐫巖毓岫,山峻靄澄明。
晴暉籠罅隙。壁流蒼韻,花綻幽情。憑虛巖境探,永珍靈娉。滌盡浮塵俗世,忽驚覺、物我形升。流連處,山川入抱,心正壑峰清。
註釋:
1.福在:即福在山。相傳大牯牛寨山又稱福在山。
2.仙牛遺魄:傳說大牯牛寨山之名源於一頭神牛。遠古時期,人間災禍頻發,百姓生活艱辛。天庭之上,一頭力大無窮且心懷悲憫的仙牛,不忍人間慘狀,毅然違背天規,下凡拯救蒼生。仙牛下凡後,施展神力,讓人間恢復生機,讓百姓安居樂業。仙牛因觸犯天規,被天兵天將追殺,最終倒在了大地上,其身軀化作巍峨的山峰,即今天的大牯牛寨山。
3.南詔尊宸封禪:傳說南詔國國王異牟尋曾在此山封禪。南詔國是唐代西南地區的地方政權,曾多次仿照中原封禪五嶽的制度,對境內名山進行封禪,賦予其政治意義。
4.東嶽:南詔國國王異牟尋在大牯牛寨山上封禪祭天後,封稱大牯牛寨山所在的烏蒙山為「東嶽」。大牯牛寨山為烏蒙山的最高峰,海拔4017.3公尺。據考證,南詔國將境內的山川封為「五嶽」「四瀆」。所封的「五嶽」為:中嶽點蒼山,西嶽高黎貢山,南嶽蒙樂山,東嶽烏蒙山,北嶽玉龍雪山。「四瀆」指怒江、瀾滄江、黑惠江和金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