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五月十六看伏天,今日五月十六,今年夏天會大熱嗎?老話都咋說的

2025-06-11國風

導讀:五月十六看伏天,今日五月十六,今年夏天寶大熱嗎?老話都咋說的,請往下看

農歷五月十六這天,村裏老少爺們可都支棱著脖子望天呢!

為啥?這天的天氣啊,簡直就是老天爺給三伏天寫的預告信。

您要是不信,咱就掰扯掰扯這些傳了幾百年的老講究,保管比現在手機裏的天氣預報還透著股子靈性。

大清早要是看見草葉上掛滿露珠子,那可得當心了!

老話說"露水壓彎草,秋雨漫過橋",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要是趕上打雷下雨,那可熱鬧了!

我隔壁家的嫂子準會拍著大腿說:"雷公敲鼓過伏天,池塘要變洗臉盆!"

這話真不假,前年五月十六晌午那場雷陣雨,把村口老槐樹都劈掉個杈,結果您猜怎麽著?

三伏天裏水庫的水位楞是漲了半米多,連幹了三年的老井都冒水了。

不過今年這雷聲聽著悶悶的,李大爺叼著旱煙袋嘀咕:"怕是光打雷不下雨,旱魃要來串門咯。"

最怕就是艷陽高照的五月十六,曬得地皮都能煎雞蛋。

這時候村頭小賣部的老冰棍肯定賣脫銷,為啥?

"曬破五月十六土,伏天火龍吐舌頭"啊!

記得2023年那會兒,這天溫度直接飆到38度,後來三伏天裏空調安裝工老劉忙得腳打後腦勺,裝完這家那家又排隊,最後累得在人家沙發上打呼嚕,主人家都不好意思叫醒他。

不過話說回來,這些老講究到底準不準?

您看現在年輕人都在手機上查天氣預報,可村裏七八十歲的老人還是信這個。

就像我二叔說的:"老祖宗傳下來的話,就像腌了二十年的老鹹菜——越品越有味兒!"

昨兒個隔壁村的大學生村官還拿著氣象數據跟老農們掰扯,結果被張奶奶一句"你吃過幾年鹽?"給懟得直撓頭。

要我說啊,這些農諺就像老中醫把脈,雖然說不清具體多少度,但那股子"望聞問切"的功夫確實透著玄機。

您琢磨琢磨,現在科技這麽發達,為啥中央台的天氣預報還經常采訪老農民?

這不正應了那句"姜還是老的辣"嘛!

話說您那兒今兒個是晴是雨?要是碰巧趕上下太陽雨,那可就有意思了——按老話講這叫"龍王打噴嚏",保不齊三伏天就得天天帶著傘出門。

不過要真這麽靈,氣象局的衛星是不是該改成老黃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