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鑄夢今日——2025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畢業展」在北京今日美術館對外展出。
此次展覽中呈現的是300余名畢業生以畫筆、影像、影像、空間為媒介創作的作品,這些作品中,畢業生們沈潛於自己所在的民族風情與所學專業,挖掘那些不為大眾所知的元素、色彩、文化,在傳統與當代的碰撞中尋找自我,或細膩溫潤,或銳意突破,共同創造著一個充滿生機與想象的藝術世界。
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始建於1959年,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基地,具有8個本科專業方向、3個碩士一級學科(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博士二級學科授權點,美術學、服裝與服飾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等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對於此次展覽,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烏日切夫說:「今日美術館的‘今日’,不僅是時間的刻度,更是藝術生長的瞬間。願這場展覽成為夢想千裏之行之始,讓每一份創作在更廣闊的天地裏生根、綻放。」
展覽現場
展覽中的「花滿園——滿族民間剪紙文創產品設計」是對滿族民間剪紙藝術中傳統圖案的提煉,也融入了現代視覺設計語言。「花滿園」象征繁榮、美好與豐收,傳達了滿族文化中對幸福生活的向往與精神傳承。在滿族傳統中,花卉圖案廣泛見於服飾、刺繡與建築裝飾,寓意吉祥,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期許。
非遺節日總是給人提供別樣的靈感。
「虎與笙」的靈感來源於雲南楚雄彜族非遺節日——「虎笙節」。彜族老虎笙的舞姿以奔放雄渾著稱,展現了山地民族的剛強性格,表達了彜族人民對虎的崇拜。其主要動作是模擬老虎的各種動態,生猛有力,體現了彜族人民圖騰崇拜的習俗,古樸傳統。展覽中的設計作品欲在展示虎笙節這一彜族傳統節日文化的獨特魅力的同時展現出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錦上添歡」旨在透過壯錦紋樣展現廣西三月三、花婆節和牛魂節的歡樂氛圍與深厚文化內涵,促進壯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壯族的傳統節日,充滿了歡歌笑語、熱鬧非凡的場景。三月三歌圩上壯族男女身著絢麗的服飾,以歌傳情以舞表意,展現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花婆巡街和施粥送福,牛魂節的為牛脫軛凈身和祭祀活動。這些節日活動不僅是壯族人民展示民俗文化和民族風情的舞台,更是傳承和弘揚壯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其蘊含的愛情、歡樂、團結等主題,為「錦上添歡」的設計提供了豐富的情感表達源泉。
藏歷新年是藏族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藏歷新年」系列作品提煉藏歷新年核心內容,將節日活動、典型場景與人物狀態進行視覺化轉譯,使藏歷新年這一傳統文化以更加多元、生動的面貌呈現於世人面前,為推動其傳承與發展註入新活力。
「苗靈」苗族醫藥文化創意設計則從苗族醫藥中挖掘靈感。苗族醫藥起源於古老的母系氏族社會,歷經了漫長的歲月變遷,在不斷與疾病鬥爭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苗靈」便是以苗族醫藥文化為靈感來源的創意設計,其色彩提取於苗族蠟染工藝中標誌性靛藍色,並搭配暖白與灰黃,強調品牌素雅質樸的調性;同時提煉近五十種代表性藥材形態與十項藥材傳統炮製技藝,透過手繪方式轉化為貫穿始終的視覺敘事語言。
蒙古薩滿是草原信仰的核心守護者,以通靈者身份溝通天地、祖先與自然神靈。他們透過擊打神鼓、佩戴翎羽法冠與面具進入迷狂狀態,以舞蹈、咒語療愈身心、驅邪禳災,維系人與自然的微妙平衡。一組薩滿元素的作品,傳遞著敬畏自然、萬物有靈的生態智慧。
除了設計類作品,多幅油畫作品也展示著濃郁的民族風情。
【陽光下的石榴汁】
【納西禮贊】
【儺影】
據悉,本次展覽展至6月15日。
澎湃新聞記者 高丹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