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臨摹與創作|松石煙霞醉漁歌
文/陳雨順
畫語錄
本文以【松石煙霞醉漁歌】為切入點,探討山水畫臨摹與創作的關系及過程。該作品取法北京懷柔水庫景觀,融合傳統技法與自然感悟,體現了從臨摹到創作的轉變,為山水畫學習提供有益參考。
松石煙霞醉漁歌
黑白效果
在山水畫的學習路徑中,臨摹與創作是緊密相連的兩個重要階段,而【松石煙霞醉漁歌】這幅作品恰如其分地展現了這一過程。
【松石煙霞醉漁歌】以北京懷柔水庫遠山近水的真實景觀為藍本,在樹法上借鑒了弘仁的松樹畫法並加以提煉創作,點景也蘊含古意。這一創作過程充分體現了山水畫創作中取法自然與傳統技法的融合。
局部一
局部二
局部三
臨摹是山水畫學習的基礎,透過臨摹古人佳作,學習者能夠掌握基本的筆墨技巧、構圖法則和審美規範。然而,臨摹並非目的,而是手段,是為了在掌握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擬古與創作便是打破傳統程式化模式的關鍵環節。首先「取法乎上」,深入學習傳統經典,汲取前人的智慧與精華,這是創作的基石。在此基礎上進行「擬古過渡」,即對傳統技法進行深入理解和靈活運用,甚至進行適度的誇張與變形,為創作積累經驗。最後「師法自然」,將自然景觀與個人情感、審美相結合,進行獨立的創作。
步驟一
步驟二
步驟三
步驟四
【松石煙霞醉漁歌】正是這一過程的生動體現,它既有著傳統技法的影子,又充滿了自然的氣息和創作者的個人情感。這幅作品啟示我們,在山水畫的學習中,要正確處理臨摹與創作的關系,不斷探索創新,才能在傳統的基礎上走出屬於自己的藝術道路。
完成圖
擬古弘仁山水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