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jasve.com/2025-1/b1f4c4921469b4e454a8b5f9c0701e7d.webp)
孤獨曾是美學的極致探求,更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孤獨造就了多少千古絕唱,孤獨又催生了無數的人間摯愛。
屈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縈」 的江畔獨吟到賈誼 「哀傷付—生」 的寂寞枯萎;
從李白 「舉杯消愁愁更愁」 的月影同醉到蘇東坡「揀盡寒枝不肯棲」的不合流俗;
從晏殊 「無可奈何花落去」 的人生淒涼到納蘭性德 「我是人間惆悵客」 的命運感嘆。
孤獨就像—個因子,刻進他們的骨髓裏,像—個影子,鑲嵌在他們的生命中。
![](https://img.jasve.com/2025-1/8a9152acbe2e04d8619dbfdf62e8ed7c.webp)
01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唐代〕【獨坐敬亭山】
一首簡短明白如話的五言絕句,敘述他獨遊敬亭山的閑情逸趣詩,而更深層次的意蘊,是其對於生命歷程中曠世孤獨感的抒發。
李白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構思,賦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將敬亭山擬人化,寫得十分生動,耐人尋味。
天上幾只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一片白雲,卻也不願停留,慢慢的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
「盡」、「閑」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後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雲消失之後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
因此這兩句是寫「動」見「靜」,以「動」襯「靜」,正烘托出詩人心靈的孤獨寂寞,他的青雲之誌「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的懷才不遇,他只能在大自然中尋求安慰和寄托。
盡管鳥飛雲去,詩人仍沒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著幽靜秀麗的敬亭山,覺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脈脈地看著他自己。
他們之間不必說什麽話,已達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兩不厭」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鳥飛雲去對詩人來說不足掛齒。
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淒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
李白式的寂寞,即才華式的寂寞,天縱巫師,或恃才傲物,或至察無徒,或無故遭逸。
其才如浩浩汪洋,廣博蓋過同時代的小溪;如灼灼紅日,光芒遮住上億顆星鬥。傲物是因其才,至察是因其才,遭讒也因其才。
想當年李白醉臥酒市,天子呼來不上船,喚權臣提靴,自稱太白星下凡,哪一件不是驚世駭俗之大事。
可是,在這蕓蕓眾生中,誰又能理解他,認可他?清高的李白大概覺得許多人都不配和他喝酒,譚寧願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也比那些泛泛之輩要強得多;
譚寧願對著敬亭山發呆,也不願拉低自己的身份向下相容別人,這就是屬於李白的專屬孤獨。就連比他小十一歲的小迷弟杜甫也為他感到可惜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縱然青史留名依然填補不了生前的寂寞。
![](https://img.jasve.com/2025-1/5473c0ab953e96bbdd21173ddf987900.webp)
02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晏殊〔宋代〕【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相對於李白的孤獨,晏殊這位北宋富貴宰相的孤獨是靈魂的寂寞。
自古以來著名的文人不乏帝王將相,但像曹植,李煜英年早逝受盡了屈辱,王安石壯誌未酬,歐陽修等人也經歷過政治風波,一生平安順遂,榮華富貴的只有晏殊。
晏殊的生活是高朋滿座,酒邊花下,閑情逸致,「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所以,他只管操心的就是風月離愁,華年易逝。繁華散去,那年暮年漸近的惆悵不安,孤獨寂寞就油然而生。
填一曲新詞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台,作者邊聽邊飲,這現境觸發了對「去年」所經歷類似境界的追憶:也是和「今年」一樣的暮春天氣,面對的也是和眼前一樣的樓台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
開始是懷著輕松喜悅的感情,帶著瀟灑安閑的意態的,醉心於宴飲涵詠之樂。突然間意識到,夕陽西下,觸發了是對美好景物情事的流連,對時光流逝的悵惘,以及對美好事物重現的微茫的希望。
在這種懷舊之感中糅合著深婉的傷今之情。這是即景興感,但所感者實際上已不限於眼前的情事,而是擴充套件到整個人生,其中不僅有感性活動,而且包含著某種哲理性的沈思。
夕陽西下,是無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於它的東升再現,而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更,卻再也無法重復。細味「幾時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種企盼其返、卻又情知難返的紆細心態。
花的雕落,春的消逝,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雖然惋惜流連也無濟於事,所以說 「無可奈何」。
當年的晏殊家境殷實,幼時神童,得皇帝喜愛,並贊以宰相之譽。後果然榮登相位,可謂政治上順風順水,前程無限、文思如湧。又伴以紅神添香,此生樂極,真是令人艷羨的身世地位。
可是仔細閱讀他的詩文,即問他的心窗,無論是「落花風雨更傷春」的暮春感傷。還是「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登高懷遠,都充斥著寂寞的情愫。
別人還在漂泊無依,宦海浮沈之時,他的優遊闊綽的生活,大抵與別人也格格不入,這種幸福從呱呱墜地至行將就木,孤獨寂寞從來不曾泯滅。
他也沒有一直頹廢,最後醒悟到了,落花也好,青春也罷,這都是無可奈何的易逝難留,幸好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那翩翩歸來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在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嗎?
![](https://img.jasve.com/2025-1/3bb49bc75dc253e11e115c8d28bfdee8.webp)
03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蘇軾〔宋代〕【蔔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這首詞是東坡最真實的心靈告白。在生命經歷了無數次捶擊與鞭撻之後,心境飽經風霜,已變得柔和圓潤。
他的孤高自賞,不願與世俗同流的生活態度,以至於靈魂得以度化與本性的回歸,上升為窺透人世奧秘的達觀超脫。
蘇軾少年得誌,科場奪魁,文壇立幟。政壇得勢、情場得意,可謂少年英雄,婦孺皆知,飄飄然遺世獨立。
其文才太出色了,超出同代人不知多少,「名太高」,因而以「莫須有」的烏台詩案遭讒獲罪,貶謫千裏,一度命懸一線。
被貶黃州的蘇軾是孤獨的,突如其來的牢獄之災讓他變得更加敏感,他大氣不敢喘生怕又惹上什麽大麻煩。
這是一個孤獨的夜晚。一彎明月掛在天空,稀疏的梧桐樹上閃著絲絲寒光,不禁覺得寒意逼人。正值夜深人靜,萬物都進入了夢鄉,只有他在庭院裏閑庭信步,獨自欣賞著夜色。
不知不覺間,漏壺裏的水已經滴完了,蘇軾這才意識到自己在庭院裏待了許久,但是他仍不願回屋,只想在這沈寂的夜裏多待一會兒。
沈浸在茫茫夜色中,他不禁心生疑問:有誰會像他這般孤獨地在月光下徘徊?恐怕沒有了吧,這世間也只有他會如此,仿佛一只孤獨的大雁從淒清的天空中飛過,什麽都沒有留下,只有一道漸漸散去的空影。
黑夜中的孤鴻不知受到什麽驚嚇,猛地飛了起來,高飛時,它不停地回頭張望, 總有些東西讓它留戀,但是飛離枝頭的它只能孤獨。它的眼中滿是幽恨,沒有人能理解它內心的孤獨地面對茫茫黑夜。
每次回想過往, 蘇軾的內心就無法平靜。世間無人能夠理解他,這使他的孤獨感更加深重了。
孤鴻不斷地在寒枝間穿梭,始終不肯停在任何一棵樹上,最後只能降落在清冷的沙洲上,獨自度過這個寒冷的夜晚。
蘇軾以象征手法,匠心獨運地透過鴻的孤獨縹緲,驚起回頭、懷抱幽恨和選求宿處,表達了作者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不願隨波逐流的心境。
在這清幽安貧之所,讓人感到寒冷的,不只有寒枝和沙洲,還有那深不可測的人心,倒不如與孤鴻惺惺相惜吧,抱暖一起渡過這個寒冷的冬天。
終於,在這貧脊之地,雖然自己的生活都有問題,但還是樂觀豁達的, 「一蓑煙雨任平生。」 率領全家透過自身的努力來渡過生活難關,才有了後面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的人生頓悟。
![](https://img.jasve.com/2025-1/79e6b0c776502c604c2da39e3d4e7cec.webp)
04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裏憶平生。
——納蘭性德〔清代〕【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
「我是人間惆悵客」一聽到這樣的人生詠嘆,就感覺這位才華橫溢,才情兼備的陌上公子將孤獨情結推到極致。
冬日的黃昏,室內漸漸地暗淡了下來,殘雪凝聚的余暉照射在繪有山水畫的屏風上,透著陣陣寒意。
大概一個人臨窗而坐,書書寫寫,直至三更分時,月色於無人處也好像朦朧起來,此情此景正合適回憶往昔,恰好遠處卻傳來【梅花落】的笛聲,聞笛起意,就不自覺得自言自語了。
我是人世間一個惆悵的過客,我知道你為何事而淚流滿面。怕是在斷腸的笛聲裏,你回憶起了平生的點點滴滴。
納蘭性德少年聰穎,讀書過目即能成誦,繼承滿人習武傳統,精於騎射。在書法、繪畫、音樂方面均有一定造詣。
康熙十五年中進士,授三等侍衛,不久晉升為一等,武官正三品。後升為一品。
納蘭性德落拓不羈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脫俗的秉賦,加之才華出眾,功名輕取的瀟灑,與他出身豪門,鐘鳴鼎食,入值宮禁,金階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構成一種常人難以體察的矛盾感受和無形的心理沖突;
加之愛妻早亡,後續難圓舊時夢,文學摯友的聚散,使他無法擺脫內心深處的困惑與悲觀;
對職業的厭倦,對富貴的輕看,對仕途的不屑,使他對凡能輕取的身外之物無心一顧,但對世俗所不能接受的愛情,他內心孤獨寂寞無法排解;
他是納蘭明珠的公子,是康熙皇帝的禦前侍衛,就這身份,這榮譽都令人望而卻步。但,對於他而言,這些都不是他所想擁有的。
如果可以,他只想在康乾盛世裏,在安樂升平的背景下,手拈著翠翹,與表妹兩個在花前月下,在大漠天涯裏,低吟淺唱。
寂寞就像一壇濃得化不開的酒,裏面發酵的是無數個孤獨寂寞的靈魂,他只是這孤獨靈魂中的一分子而已。
一些有過痛苦經歷的人總是在遇到厄運的襲擊時,不能對外人道也,他們都會不自主的走到江邊或者到空曠的大自然中,那清幽小徑,被清爽的微風吹著,心情就會漸漸的開朗。
適度的離開熙熙攘攘的紅塵世界裏,接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樂趣,也是排遣孤獨的良好方式。
![](https://img.jasve.com/2025-1/269ff12859352ced46ae6df4372dc9d4.webp)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聯系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