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李白的一首「神仙」詩,寫盡風雲變幻,奇異瑰麗,宛如仙界之音

2025-01-11國風

他是大唐的「詩仙」,一生留存1000多首詩,詩風飄逸灑脫,奇異瑰麗,浪漫多情。

他就是李白,字太白。

大唐詩人賀知章,喚他為「謫仙人」,他的詩,宛如仙界之音,不似人間話!

其中,李白的一首【蜀道難】,寫得更是風雲變幻,奇異瑰麗,動人心魂!

今天,讓我們一起隨李白,走進「上古蜀道」。

01

蜀道難

李白

噫(yī)籲(xū)嚱(xī),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fú),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sāi)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zhàn)相鉤連。

............

詩人開篇,高呼「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蜀道之難,究竟有多難呢?

詩人,提到一個古蜀神話,神話的主角,叫「蠶叢」和「魚鳧」。

在【蜀王本紀】記載:「蜀之先王名蠶叢,後代曰柏灌,又次者曰魚鳧。」。

「蠶叢」名喚蠶叢氏,神話中的「蠶神」,是「蜀」的化身,是古蜀國第一位蜀王。

他特別會「養蠶」,還把「養蠶」的心法,授予了蜀人,蜀人靠「養蠶」秘法,進入了「農桑」文明。

「魚鳧」是第三代蜀王,他有「捕魚」秘法,傳授古蜀人後,古蜀跨入「漁業」文明。

「蠶叢」和「魚鳧(fú)」開創了蜀國文明,還留下了「魚鳧王墓」、「魚鳧城」、「三星堆」等神跡。

「蠶叢」和「魚鳧」,也漸漸從「人」化「神」,成為古蜀人心中,不滅的神靈。

詩人說「蠶叢及魚鳧(fú),開國何茫然!」,已經跨越了四萬八千年,對於久遠的上古,詩人既崇拜又神往!

面對上古之神,詩人只能神往,而面對如今的「蜀道」,詩人也只能茫茫然,為什麽「茫然」呢?

詩人說:「不與秦塞(sāi)通人煙」。

這裏的「秦塞」指秦的關塞,秦地四周有山川險阻,故稱「四塞之地」。

上古蜀國開始,便不與秦國來往,秦蜀之間隔著秦嶺,秦嶺山川險要,是邊塞要地。

所以,關於古蜀,詩人只能茫然了。

面對「蜀道」天險,詩人很神往,詩人說:「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古蜀西邊,有一座太白山,太白山太高,直沖雲霄,只有鳥才能飛過,人是無路可走的,但跨過這座山,卻可抵達「峨眉」山巔。

為了開辟「蜀道」,抵達山巔,曾是「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是「天梯石棧(zhàn),相鉤連。」

這裏曾山崩地裂,埋葬了五位神人,才連線山路與棧道。

這等代價,是何等悲壯!

那麽,「蜀道」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地方?

我們接著往下看.......

02

.......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雕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

詩人說;「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這裏的「六龍回日」是一個關於「太陽神」的傳說!

「太陽神」羲和,曾駕六龍馬車,載著太陽,從「扶桑」跑到「虞泉」,迴圈往復,形成晝夜,這就是「六龍回日」的神話。

而此時,蜀道的山巔,竟擋住了「太陽神」,可見蜀道的山路,是多麽高啊,高到可以登天了!

而站在「蜀道」,往下望去,又是一番什麽景象呢?

詩人說:「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下面有迂回曲折,驚濤拍岸,波濤駭浪的大川。

這種感受,就三個字:「好可怕」!

面對這樣的「蜀道」,連仙鳥「黃鶴」,都飛不過去,連擅於攀援的猢猻,也翻不過去!

詩人說:「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一個「百步九折」是什麽樣的體驗?

當你登上「蜀道」,往前望去,盡是泥路,而且彎彎曲曲,百步之內就一個彎道,根本看不清前路。

你扶著絕壁,屏住呼吸,一步一個腳印,越走越高,一擡頭,就碰到星辰,生怕驚擾仙人,連氣都不敢喘了,真是驚恐不已。

這是一種怎麽樣的體驗?

兩個字「驚恐」!

再用一句話來形容,「比見了鬼,還驚恐!」

這時候,詩人想起了一位朋友,不禁問:「問君西遊何時還?」,這裏的「君」,是詩人一位入蜀的朋友。

詩人說:「畏途巉巖不可攀。」這蜀道的峭巖,真是太險道,實在難以登攀,你什麽時候回來啊?

詩人表示,對「君」入蜀,很擔心,因為「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在蜀道上,還能聽見悲鳥,在古樹上哀鳴,還能看見,飛鳥在樹叢中飛翔。

月夜十分,還能聽見杜鵑悲啼,在山谷中,悲悲戚戚,令人愁思難解!

這些淒絕之聲,怎能不令人臉色突變?

除此之外,山峰疊疊、枯松倒掛、瀑布飛瀉、飛流撞石,處處充滿危險,真不適合,遠道而來的人!

我的「君」啊!你為什麽冒著危險,來「蜀道」呢?

下面,為大家揭曉......

03

........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詩人說,「劍閣崢嶸而崔嵬,」,劍門關山勢高大,加上「蜀道」的艱險,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

所以: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然好處!

但是,一旦被別有用心的「駐軍」占領,那將是殺人如麻,萬劫不復。

所以,蜀國的錦官城,雖是一個快樂的神仙之地,但如此險要,我勸君,還是早早回家吧!

唉,這「蜀道」,簡直難於上青天!

回顧這首【蜀道難】,詩人從古蜀建國,到蜀道奇險,最後勸君回家,寫得風雲變幻,險象叢生,令人驚心動魄,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