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是一個神奇之邦。
它有締造了大秦帝國神話的商鞅,也有千古一相呂不韋;它繼承了殷商遺風,也成就了中原富庶;衛宮之內,有天下第一才女莊姜,也有禍亂兩代的美女宣姜……
本篇咱們就跟隨小詩【墻有茨】,一起來了解下這段衛國宮廷的驚世大醜聞。

【解讀】衛宮的驚世大醜聞
一首詩,揭露一段醜聞。只有【詩經】這樣執著,也只有【詩經】如此敢說!
第一段:說不出口的秘密
宮墻是什麽?
是百姓和王室之間永遠無法跨越的鴻溝。所以,宮墻外的人想進去,而宮墻內的人呢?
他們壓根不想出來!
詩曰:「墻有茨(cí),不可埽(sǎo)也。中冓(gòu)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醜也。」
「茨」是一種植物,蒺藜,果實有刺。宮墻上為什麽要種蒺藜呢?因為這樣就可以一直生長,不被掃掉。
為什麽要不被掃掉呢?
因為王宮是一個充滿秘密的地方!
「中冓」即宮中。王宮之怪,幾乎每個宮中都有一些無法宣之於口的秘密。這些秘密一旦說出來,便是醜聞,而且是驚世大醜聞。
第二段:秘密總是「說來話長」
然而紙是包不住火的,總有一天,秘密會真相大白。可是,暴露於陽光之下又怎樣?秘密的背後還有秘密,哪個秘密又不是「說來話長」呢?
詩曰:「墻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詳也。所可詳也,言之長也。」
「襄」即攘,掃除之意。為什麽宮中的秘密除不盡呢?因為一個秘密套著一個秘密。秘密不可詳說,不可盡說。可是一旦起了頭,便會「說來話長」了。
如果不了解衛宣姜與公子頑的故事,很難理解這段宮女的竊竊私語。她們在怕什麽?

她們怕兩個人:一個是衛宮的新任主子——太後宣姜,一個是衛宮出名的霸王頭子——衛國國君的哥哥公子頑。
列位要問了,這兩位有權有勢的大人物與宮女口中的秘密有何關聯?
這其中的關聯可大了,他們正是宮女口中淫亂之事的男、女主人公。如此當真是「不可詳也」。
第三段:太後之醜,衛國之辱
太後是何等身份?國君之母,竟然與庶子通奸,此等丟人之事,當真是令整個衛國蒙羞。
詩曰:「墻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讀也。所可讀也,言之辱也。」
對於這個公開的秘密,宮中上下只得三箴其口,不可說,不可讀。因為說了,讀了,便是衛國之辱,便是禍及全家的大罪。可嘆,這就是衛國的一國之母,這就是衛國的民之表率!
宮人們不是不敢說,上至顯貴、下至百姓,皆以此為辱,但又能怎樣?總不能殺了國君之母吧?
【背景】宣姜之禍
所謂史詩不分家,要理解這首小詩中的男、女主人公,就要了解他們的人生,了解他們所處的那個時代背景和生活境遇。
首先,咱們來聊一聊,宣姜是何許人?
前面幾篇咱們提到,宣姜是齊僖公長女,自幼過著奢華的生活,遠嫁衛國是她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她原本的夫君是衛宣公的太子姬伋。但是她的美貌被未來公公所吸引,於是老爹出手搶了兒子的媳婦。
她原本以為嫁的是美少年,沒成想嫁給了美少年的爹;而她自己也榮升為美少年的嫡母。就這樣,夫妻變母子,這心理落差實在太大了。世人只同情太子伋,可是誰懂她內心的煎熬?
從嫁給衛宣公那一刻起,也便沒有退路了。她自己也是很爭氣,一連生了2個兒子,一個是公子壽,另一個是公子朔。
關於公子壽與太子伋之死,咱們前面說到過【二子乘舟】這首詩,有興趣的友友可以去找來讀一讀。且說公子朔繼位為惠公後,宣姜又開始了新的人生。
年輕的宣姜,丈夫死了,情人死了,愛子也死了,剩下一個不懂事的小兒子和偌大的宮殿,豈能不孤獨寂寞冷……
這時候有一個人闖進了她的生活——惠公的庶長兄公子頑。

公子頑,即昭伯,其為人浪蕩,是名副其實的花花公子,與他纏結的貴婦和小姐們,何止幾個。但閱人無數的他也有栽跟頭的時候,自從見到宣姜後,他就徹底被這個女人征服了。
他們一連生了五個兒子,皆列土封疆,儼然一副國君之父的姿態。這可是臣辱君、子通母的亂倫勾當。舉國上下人盡皆知,可是誰又能說得出口呢?只得以詩記之。
作者聲明:以上圖片來自網路,侵刪